回覆列表
-
1 # cnBeta
-
2 # 柳若渝
謝謝邀請,我們所處的這個星球是個共生體,在漫長的生物競賽中,最具智慧的人類站到了生物鏈的頂端,最智慧又貪婪無知的人類以為自己可以主宰這個星球,自工業革命之後人類的生產生活所產生的硫化物、二氧化碳等各種廢氣造成“溫室效應”嚴重影響地球氣候,各種工業生化垃圾汙染著地表,被動植物吸收影響健康,破壞了生物鏈的完整。過量放牧、盲且墾荒、砍伐森林、破壞溼地,造成水土流失,極端氣候。
人類與其它生物類是個共生關係,整個生物系統是個共生鏈,如果破壞了這個連結將是災難性的,破壞生態平衡最終將是毀滅人類自已,如果人類不採取措施,未來50年氣候變化將對全球物產生以下影響。
工業化所產生的各種化合物,汙染了空氣、水、被動植物吸收,使部份動植物消亡,進入人體造成癌症等疾病。工業化廢氣造成全球變暖兩極冰融,海平面上升,在一組地理雜誌上看到北極熊因冰層融化,缺少捕獵食物而餓死就是鮮活的例子。
城市化程序加劇,自然區域逐漸消亡,森林破壞,很多動植物消亡或瀕危,因為一些物種的滅絕會使一些可以製藥的物種分子消失,再加上食用一些攜帶新的未知病毒的野生生物,會造成瘟疫流行。工業生產森林破壞造成各種極端天氣,“厄爾尼諾、拉尼娜”颶風、超強颱風、極冷極寒現象頻出,一個災難又一個災難,試問人類是否經受得起。
還好,我們能看到有理性和長遠眼光的人,知道和破壞環境的在作鬥爭,未來的健康和諧人類家園需要我們共同去保護,保護自然環境就是保護子子孫孫的未來,加油!
亞利桑那大學的一項新研究表明,由於氣候變化,大量地球生物面臨滅絕的危險:到2070年,我們可能會失去幾乎所有動植物物種的一半-而這將取決於人類對地球變暖的反應。這項研究發表在《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上,分析了全球538個物種和581個地點,重點關注相距至少十年的相同地點發現的相同物種。
研究人員從最早對每個站點進行調查到最近的時間收集了氣候資料。研究發現,538個物種中約有44%已經在一個或多個地點滅絕。
根據這項研究,滅絕更多地發生在達到最高年度溫度的位置,而與那些年平均溫度變化較小的位置相反。 而物種喪失最終將取決於人類如何應對氣候變化以及未來地球變暖的程度。
研究合著者、亞利桑那大學生態與進化生物學系的John J. Wiens教授在一份新聞稿中說道:“從某種意義上說,這是一個"選擇自己的冒險" 。” “如果我們遵守《巴黎協定》以應對氣候變化,到2070年,我們可能會損失不到地球上每10種動植物物種中的兩種。但是根據我們的結果得出,如果人類活動造成更大的溫度升高,我們將損失超過三分之一甚至一半的所有動植物物種。”
2019年5月,由聯合國支援的由全球145位專家彙編的報告發現,數十年來,多達100萬種動植物物種面臨滅絕的威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