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yygpd25108
-
2 # 使用者6375065512416
釋義: 一個蓬頭小孩學著大人釣魚。側身坐在莓苔上,身影掩映在野草叢中。聽到有過路的人問路連忙遠遠地招了招手。害怕驚動了魚不敢答話。 原文:蓬頭稚子學垂綸,側坐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問遙招手,怕得魚驚不應人。 註釋:
1.蓬頭:頭髮亂蓬蓬的,蓬:蓬亂。
2.稚子:年齡小的孩子。
3.垂綸:釣魚;綸:釣魚用的絲線。
4.苔:苔蘚植物。
5.莓:一種小草。
6.映:遮映。
7.借問:向人打聽。
8.遙:遠遠地。
9.怕:害怕;生怕。
10.魚驚: 魚兒因受到驚嚇而逃跑。
11.應:應答。 簡介: 《小兒垂釣》是唐代詩人胡令能的詩作。這是一首以兒童生活為題材的詩作。 賞析: 這首詩描寫兒童生活情趣的詩,勾畫小兒垂釣的神情,動態活靈活現,富有情趣。
小兒垂釣這首詩的意思是:一個頭發蓬亂的小孩子正在學垂釣,側身坐在青苔上綠草映襯著他的身影。遇到有人問路,他老遠就招著小手,因為不敢大聲應答,唯恐魚兒被嚇跑。原文如下:小兒垂釣作者:胡令能 (唐)蓬頭稚子學垂綸,側坐莓苔草映身。路人借問遙招手,怕得魚驚不應人。《小兒垂釣》是唐代詩人胡令能所寫的一首七言絕句。此詩描寫一個小孩子在水邊聚精會神釣魚的情景。詩人透過描寫典型細節,極其傳神地再現了兒童那種認真、天真的童心和童趣。前兩句敘述、描寫,從外形著筆,是實寫;後兩句詩側重神態來寫。全詩從形神兩方面刻畫了垂釣小兒栩栩如生的形象,言辭流暢,清新活潑,寥寥數語便繪出一幅童趣盎然的圖畫,頗具生活情趣。拓展資料:作者簡介胡令能(785-826年),唐代詩人,隱居圃田(河南中牟縣)。唐貞元、元和時胡令能期人。家貧,年輕時以修補鍋碗盆缸為生,人稱“胡釘鉸”。傳說詩人夢人剖其腹,以一卷書內之,遂能吟詠。他的詩語言淺顯而構思精巧,生活情趣很濃,現僅存七絕詩4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