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5864399721549

    一、《三國演義》中:在劉備去隆中拜謁諸葛亮時備下了厚禮。後來第三次隆中見到諸葛亮時,孔明固辭不受,玄德曰“此非聘大賢之禮,但表劉備寸心”,孔明方受。表現了劉備之誠心。《隆中對》中並無此情節。

    二、《三國演義》中:在劉備去隆中之前,又遇司馬徽再為劉備薦諸葛亮,說諸葛亮不當比管仲、樂毅二人,“可比興周八百年之姜子牙、旺漢四百年之張子房”。再次側面突出了諸葛亮濟世扶危的賢能之才,更加激起了劉備思賢若渴之情,為下文的三顧茅廬做足了鋪墊,也更加吊足了讀者的胃口。《隆中對》中並無此情節。

    三、《三國演義》中對三顧茅廬這一情節敘述的非常細緻生動,每一次都詳細描寫了劉備、關羽、張飛三人的對話,並且人物的語言非常符合各自的性格特點。劉備等人三顧茅廬,遇人共五位才得以最後見到了臥龍,時間也從頭年深秋到第二年初春歷半年,其中一波三折。為見諸葛亮,劉備等人算是費盡周折。小說就此情節有洋洋近五千言的描述極盡戲劇色彩。但在《隆中對》中,對這一我們後人耳熟能詳倍加推崇的歷史事件卻只有“由是先主遂謁亮,凡三往,乃見”寥寥十二字!可見小說的作者在這一情節上所做的藝術加工之大。為什麼小說家要對這十二字的史實做如此見功夫的藝術加工呢?我們不妨看一下他主要的筆墨所至:

    1、劉備等人每次到隆中所遇之人都較為傲慢。如童子,第一次見到他時劉備說明來意後,童子說“先生今早少出”,劉備問:“何處去了?”答曰“蹤跡不定不知何處去了”,又問“幾時歸?”童子答“歸期亦未定,或三五日,或十數日”。再如第二次去隆中見到的臥龍之弟諸葛均,當劉備問諸葛亮何處閒遊去了,他回答說“或駕小舟遊於江湖之中,或訪道僧于山嶺之上,或尋朋友于村落之間,或樂琴棋於洞府之內,往來莫測,不知去所”。第三次見到諸葛亮時,諸葛亮才正睡白日覺,等到其醒來時,它卻又是吟詩(大夢誰先覺?平生我自知。草堂春睡足,窗外日遲遲。)又是半天功夫入後堂更衣整冠,實在是耍足了架子,做足了大腕兒!這些描寫一方面為充分表現諸葛亮這一傳奇人物增添了許多神秘色彩,從另一方面也充分地表現了劉備能禮賢下士思賢如渴的誠心和品質。

    2、頂風雪冒嚴寒劉備一行人一而再再而三地登門造訪,卻屢屢撲空。這期間,隨行的關羽、張飛都表現出過不滿情緒,認為諸葛亮是一介村夫有虛名而無實學,故避而不敢見。張飛更是要隻身一人去隆中,用麻繩把諸葛亮縛將來。在最後見到諸葛亮,亮長睡不醒時,張飛更是急得(大怒)要去屋後放把火看他起不起。這些情節更是從側面為寫劉備這個人物服務,表現劉備的禮賢下士、愛才惜才、思賢若渴。同時也不失時機地為張飛性格的火爆剛猛有餘而智謀不足又書了一筆。

    總之,透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史家以務實求真為原則,不誇張、不妄言,是對歷史忠實的記載與再現;而小說家則以塑造人物形象努力讓故事更生動引人為目標。另外,《三國演義》中“隆中對策”時劉備的問策和諸葛亮的對策,小說基本上引用了《隆中對》的史料,體現了歷史小說創作忠於歷史又不完全同於歷史的特點。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環境威脅應對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