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容百川700
-
2 # 葉好古
《二十四孝》的故事大部分是加工出來的
提倡孝道雖然是好的,但是諸如《二十四孝》這樣一些包含著偏激思想的故事集在現代是很容易惹人反感的。
不說董永的孝感天帝這樣的故事明顯是加工出來的神話,其真實性存疑。就是這種賣身葬父的思想也違背了聖人本意,孔子、孟子從來沒有提倡過賣身葬父。
“禮與其奢也,寧儉。喪與其易也,甯戚”“禮不可廢”,但從來不是“賣身葬父”。逝者已矣,生者更重要。只要有這個心就夠了,為什麼麼要去追求超出自己能力範圍之內的奢華呢?這樣做難道不是虛榮與愚蠢嗎?
我們學習傳統文化,要慎重的選書。看書先從《四書五經》,先從諸子百家的經典作品開始,這些作品思慮比較周詳,也更加的貼合人性。
至於《二十四孝》、《孝經》、《弟子規》之類的東西還是少看的為好。首先,創作這些東西的作者本身的水平就不是很高,水平不高思慮就不夠周詳,邏輯上面往往就有著這樣、那樣的硬傷,看多了容易讓人掉到陷阱裡面。其次,這些作品大多立場有問題,它本身就是統治階級維護“封建禮教”的產物,有很嚴重的束縛人性的作用。
“賣身葬父”、“埋子奉母”這樣的事情不是違揹人性了嗎?
人都死了,還“賣身”幹什麼?有錢就風光大葬,沒錢就簡單一點,五帝時期人死了用草蓆一裹就下葬了,誰說人死之後一定要風光大葬的?
奉養母親是不錯,但是為了更好的奉樣母親就去將自己的孩子活埋掉,這不是太殘忍了嗎?我想世界上也沒有這樣一個道理吧?寫書的人高尚,覺得可以埋子養母,那救國救民是一件更加高尚的事情,你為什麼不去毀家紓難呢?
違揹人性的東西還去大肆的強調,這不是作者的思想有問題,就是立場有問題。而不管是哪種問題,就都不適合在普羅大眾中推廣。
很多時候傳統文化招致現代人反感,就是因為有這些東西存在的緣故。傳統文化裡面的精髓不少,但是糟粕也很多,尤其是這些糟粕、這些“禮教”性的東西還喜歡將自己用一些“大義名分”包裹起來,故意迷惑人心。看上去好像是講道理,實際上在那裡掛羊頭賣狗肉。
回覆列表
《二十四孝》是元代郭居敬根據古代24個孝子的故事編成的。
裡面許多故事取之於西漢劉向編輯的《孝子傳》。
《二十四孝》裡面地確有許多讓人不可思議和匪夷所思的故事。咱們姑且不論故事的真偽性,就裡面那些感人的故事也是值得我們學習和讚揚的!《二十四孝》畢竟是弘揚正能量,讓人至孝的一個範本。
歷代帝王對儒家思想的推崇是不無道理的!孝畢竟是儒家倫理道德思想的核心,也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也是衡量天下兒女做人的起碼標準!人人盡孝,社會必穩定,所以說孝也是維護社會安定的一大要素!羊羔尚能跪乳,烏鴉亦能反哺何況人乎?
孝道這一美德的發揚和傳承,也促進了社會健康,安定,文明的發展。
這一切也都得益於孝道思想的灌輸和孝道思想的弘揚!
《二十四孝》裡面的感人故事能在社會上廣泛流傳,也是人心向好的一大見證!
《二十四孝》裡面有:(忠孝雙全)(望雲思親)(綵衣養親)(哭竹生筍)(打虎救父)(鹿乳養親)(籠負母歸)(棄官奉親)(單衣順母)(賣身葬父)(親嘗湯藥)(臥冰求鯉)(聞雷泣暮)(負米養親)(挨杖傷老)(跪父留母)(勸姑孝祖)(孝能感天)(孝傳五世)(賊窟救親)(懷桔遺親)(兄弟爭孝)(孝感繼母)
讓孝道代代相傳!
人人盡孝社會必一團和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