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3170286702651

    我女兒,因為早產後腦出血四級,缺血缺氧性腦病,腦白質軟化,全方位的發育遲緩,語言是其中一方面,甚至一歲半的時候被醫生懷疑輕度腦癱。最開始表現出的是肌張力問題,身子軟,四個月不能俯臥抬頭、豎頭,下肢肌張力高,尖足,我們從四個月一直帶著孩子康復,以大運動為主,到一歲半開始接觸語言。

    孩子除了腦損傷,口腔非常敏感,她不僅不說話,而且很少出聲,吃東西要煮的很軟,而且一次只能接受一種口感,比如蔬菜面,蔬菜和麵要分開喂,如果一勺同時有菜和麵她會吐出來。買了一些康復機構指定的刺激牙齦、舌頭、和口腔的訓練器,比如T形牙膠,口腔刺激棒什麼的,孩子很抗拒,最後沒怎麼用,機構老師就鼓勵孩子吃硬的東西,用磨牙咬蘿蔔、餅乾。這個時候差不多一歲半,只會叫“爸爸”,其實她叫的是媽媽,但是隻會發爸爸的音。

    孩子不到兩歲大運動無礙後我們就沒有長時間的康復,一來孩子慢慢有了意識,非常抗拒康復訓練,一節一對一40分鐘,哭半個小時那是家常便飯;二來我的精神狀態也不好,總在機構裡壓力很大,改成了定期隨訪,兩三個月去一次。一直到女兒三歲生日前,只會說不超過二十個疊詞,爸爸媽媽,哥哥,開開,看看,太太一類的,那個時候在街上總有人誤會她是啞巴,因為她只會“哦,哦!”我不管說什麼,她的迴應基本都是“哦”,不會說“不”,不會說任何一個雙字詞語。

    這段時間我特別神奇,能聽懂女兒每一個“哦”的含義,能理解她每一個手勢,從一歲半到三歲,我和女兒的對話全是我一個人說,先把她想表達的話說一遍,然後說我的回答。前段時間看過去的影片,現在我已經完全不能理解那時候孩子的“語言”了,看著過去的自己和孩子無障礙溝通,感覺自己忘掉了一門語言。

    到了女兒三歲生日後,我們全家迎來了奇蹟,女兒突然開口,突然學會了“學”說話,學會模仿我們的口型,學會自己嘗試控制口腔發出各種聲音,然後在一兩個月時間內就能說幾乎所有我們日常接觸的兩字詞,後面迅速發展到說短語、句子,而有了語言的基礎,認知水平也有了很大的進步。

    如今女兒四歲半,過去求醫的日子好像已經成了別人的故事,孩子成長過程中很多細節我都忘了。從差不多三歲半開始給孩子講繪本,四歲的時候開始把孩子喜歡的故事錄在手機裡,現在手機裡錄著我給孩子喜歡的200多個故事,這其中任何一個都聽過十幾遍,幾十遍,很多故事孩子能背下來,甚至隨口編出饒有趣味的原創作品。

    手機裡部分故事截圖

    希望寫下這些能給大家一點幫助,我也曾度過非常艱難的時期,一歲多的時候女兒表現出自閉傾向,沒有語言,生氣了用玩具打自己的頭,一件小事(比如玩具掉了、糾正她不能扔食物)馬上失控,哭喊打自己。找專家排除了自閉,才意識到孩子不會表達可能也非常痛苦,語言發育趕上以後,這些情緒、性格的問題都迎刃而解。孩子語言發育遲緩是可以透過正規的康復訓練和良好的語言環境慢慢發展起來的,一定要相信正規的醫院和機構,及時就醫,找到孩子語言發育遲緩的原因,有針對性的訓練,尤其不要覺得孩子“遲早會說”耽誤就診,錯過語言發育關鍵期。

    希望每一個語言發育遲緩的孩子都趕上來,變成能說會道的小話嘮。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綠化祖國的名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