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應該是鍍金的。金色大廳是維也納也是世界上著名的音樂廳之一。金色大廳並非一座獨立的建築,而是音樂之友協會大樓的一部分,該建築物中有多個音樂廳,除金色大廳外,還包括勃拉姆斯廳和莫扎特廳等演出大廳,以及辦公室。金色大廳是維也納音樂生活的支點,也是維也納愛樂樂團的常年演出場地。維也納新年音樂會按照傳統都會在這裡舉行,每年隨著新年音樂會透過電視轉播將該大廳金碧輝煌的裝飾和無與倫比的音響效果展現在全世界的觀眾面前。該協會大樓由Th·漢森於1867年至1869年建造。舉行維也納新年音樂會的“金色大廳”曾令全世界多少音樂愛好者神往,也正是“金色大廳”孕育了維也納愛樂之聲。說起來,這座大廳也有一百幾十年的歷史了。它落成於1870年,正式的名稱應該叫作音樂協會大廳,由建築大師奧菲爾·漢森設計。 大廳內共有1654個座位和大約300個站位,金碧輝煌的建築風格和華麗璀璨的音響效果使其無愧於金色的美稱。自大廳落成那天起,維也納愛樂樂團就在這裡“安營紮寨”。在每年的新年音樂會的電視轉播中,全世界的愛樂者都可以在聆聽音樂的同時一睹“金色大廳”的風采。 與阿姆斯特丹的音樂大會堂和紐約卡內基音樂廳相比,這個“長方形鞋盒”的確是狹長了些。然而它的聲音流動性特別好。在這裡,絃樂器與木管樂器、木管樂器與銅管樂器的平衡達到了巧妙無比的境界。也正因如此,每年一度的新年音樂會才帶給全世界音樂愛好者難以忘懷的視聽享受。 維也納的專家們在協會大廈建成125週年的研究報告中指出:“金色大廳”的屋頂為平頂鑲板,兩側有樓廳和音樂女神的雕像。這些具有美學意義的裝飾物使原本直接撞擊到牆壁上的樂音有延長和舒緩的作用。“金色大廳”的木質地板和牆壁就像是小提琴的共鳴箱一樣,使樂隊演奏的聲音在廳內振動和迴旋,餘音嫋嫋。“金色大廳”的確是獨一無二,稱得上是世界上音響效果最出色的音樂廳。 “金色大廳”在新年這一天總是花團錦簇,充滿著春的氣息。這些鮮花都來自義大利的“Sunny之城”聖雷莫,是義大利人民送給維也納新年音樂會最好的賀禮。維也納的園藝師們,包括各界的退休人員,都前來參加會場的佈置工作。每一年主題花束的品種和色調都有所不同,因此在衛星電視轉播時,細心的電視同行們總是詢問一下花的顏色,避免在設計電視字幕時疊加上相同顏色的標題,影響觀眾的收視效果。金色大廳也見證了中國民樂走向世界的歷程。自1998年中國民樂樂團第一次在此演出並引起巨大反響,受到熱烈歡迎,中國民樂已經開始在世界廣泛傳播,成為西方上層社會素質和品位的表現
不是,應該是鍍金的。金色大廳是維也納也是世界上著名的音樂廳之一。金色大廳並非一座獨立的建築,而是音樂之友協會大樓的一部分,該建築物中有多個音樂廳,除金色大廳外,還包括勃拉姆斯廳和莫扎特廳等演出大廳,以及辦公室。金色大廳是維也納音樂生活的支點,也是維也納愛樂樂團的常年演出場地。維也納新年音樂會按照傳統都會在這裡舉行,每年隨著新年音樂會透過電視轉播將該大廳金碧輝煌的裝飾和無與倫比的音響效果展現在全世界的觀眾面前。該協會大樓由Th·漢森於1867年至1869年建造。舉行維也納新年音樂會的“金色大廳”曾令全世界多少音樂愛好者神往,也正是“金色大廳”孕育了維也納愛樂之聲。說起來,這座大廳也有一百幾十年的歷史了。它落成於1870年,正式的名稱應該叫作音樂協會大廳,由建築大師奧菲爾·漢森設計。 大廳內共有1654個座位和大約300個站位,金碧輝煌的建築風格和華麗璀璨的音響效果使其無愧於金色的美稱。自大廳落成那天起,維也納愛樂樂團就在這裡“安營紮寨”。在每年的新年音樂會的電視轉播中,全世界的愛樂者都可以在聆聽音樂的同時一睹“金色大廳”的風采。 與阿姆斯特丹的音樂大會堂和紐約卡內基音樂廳相比,這個“長方形鞋盒”的確是狹長了些。然而它的聲音流動性特別好。在這裡,絃樂器與木管樂器、木管樂器與銅管樂器的平衡達到了巧妙無比的境界。也正因如此,每年一度的新年音樂會才帶給全世界音樂愛好者難以忘懷的視聽享受。 維也納的專家們在協會大廈建成125週年的研究報告中指出:“金色大廳”的屋頂為平頂鑲板,兩側有樓廳和音樂女神的雕像。這些具有美學意義的裝飾物使原本直接撞擊到牆壁上的樂音有延長和舒緩的作用。“金色大廳”的木質地板和牆壁就像是小提琴的共鳴箱一樣,使樂隊演奏的聲音在廳內振動和迴旋,餘音嫋嫋。“金色大廳”的確是獨一無二,稱得上是世界上音響效果最出色的音樂廳。 “金色大廳”在新年這一天總是花團錦簇,充滿著春的氣息。這些鮮花都來自義大利的“Sunny之城”聖雷莫,是義大利人民送給維也納新年音樂會最好的賀禮。維也納的園藝師們,包括各界的退休人員,都前來參加會場的佈置工作。每一年主題花束的品種和色調都有所不同,因此在衛星電視轉播時,細心的電視同行們總是詢問一下花的顏色,避免在設計電視字幕時疊加上相同顏色的標題,影響觀眾的收視效果。金色大廳也見證了中國民樂走向世界的歷程。自1998年中國民樂樂團第一次在此演出並引起巨大反響,受到熱烈歡迎,中國民樂已經開始在世界廣泛傳播,成為西方上層社會素質和品位的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