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DataHunter
-
2 # 笑笑獸獸
現在好多人都開始關注大資料,AI等先進的產業。的確,把自己的前景目標,與市場的科技前沿繫結在一起,是個很不錯的奮鬥方向。但是今天小編想發表的觀點是,每個科技技術或者行業,都有它的一個時效性,需謹慎的對待自己的職業方向,三思而後行。
像之前的2011年剛起步的Android技術,先是被google看中了商機,果斷買下版權,研發Android手機,迅速壟斷中國市場,強大的洛基亞公司成了這次科技改革的犧牲品。也增加了中國就業市場,帶動了國內科技技術創新,華為,小米手機的出現。
沒過幾年,虛擬技術VR,被宣傳的特別火,可以在虛擬世界暢遊,特別遊戲玩家,在虛擬的世界裡,親身體驗遊戲的刺激與畫面感,不用出門就能體會,很方便。就有些人寧願放棄現有的專業,零基礎投身進去,到最後的結局,也是不溫不火。
現在又出現了人工智慧和大資料,勢頭正逐漸的旺盛。誰也不能確定,未來幾年或者十幾年,將又會出現什麼樣的技術,來代替現有的,迅速佔領市場,到時你所從事的領域大量裁員,人到中年,再想換已經來不及。小編覺得,女怕嫁錯郎,男怕入錯行,擇業需謹慎,在充分考慮到現有科技前沿水平的同時,也應考慮自身境況,有的人在自己領域做到極致也是很有成就,實現了自己的夢想
-
3 # 加米穀大資料
大資料於2012、2013年達到其宣傳高潮,2014年後概念體系逐漸成形,對其認知亦趨於理性。大資料相關技術、產品、應用和標準不斷髮展,逐漸形成了包括資料資源與API、開源平臺與工具、資料基礎設施、資料分析、資料應用等板塊構成的大資料生態系統,並持續發展和不斷完善,其發展熱點呈現了從技術嚮應用、再向治理的逐漸遷移。
大資料為人類提供了全新的思維方式和探知客觀規律、改造自然和社會的新手段,全球範圍內,研究發展大資料技術、運用大資料推動經濟發展、完善社會治理、提升政府服務和監管能力正成為趨勢。
近年來,資料規模呈幾何級數高速成長。據國際資訊科技諮詢企業國際資料公司(IDC)的報告,2020年全球資料儲存量將達到44ZB(1021),到2030年將達到2500ZB。當前,需要處理的資料量已經大大超過處理能力的上限,從而導致大量資料因無法或來不及處理,大資料現象倒逼技術變革,將使得資訊科技體系進行一次重構,這也帶來了顛覆式發展的機遇。例如,計算機體系結構以資料為中心的宏觀走向和存算一體的微觀走向,軟體定義方法論的廣泛採用,雲邊端融合的新型計算模式等;網路通訊向寬頻、移動、泛在發展,海量資料的快速傳輸和匯聚帶來的網路的Pb/s級頻寬需求,千億級裝置聯網帶來的Gb/s級高密度泛在移動接入需求......
相關:
未來中國大資料發展還有哪些機遇和挑戰?
https://www.toutiao.com/i6669653393612472836/
回覆列表
其實大資料給企業或使用者帶來的高價值,應該是它越來越熱的一個重要原因。
就企業而言,最直接的訴求無非降低成本、提高利潤。大資料可以應用在許多方面幫助企業完成這個目標:整合多種資料系統,提高辦公效率;資料實時看,提高決策效率;資料分析,找到業務問題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