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莊馬範舟

    我生活在農村,要說特殊的風俗一時想不起什麼來,可能是從小到大習慣了不認為特殊了。簡單介紹一下我們的年俗吧。

    從臘月開始,年味就慢慢濃了,首先要準備過年吃的。比如家家戶戶做豆腐、殺豬、蒸饅頭,豬是自家養了一年的豬,饅頭要蒸夠一個半月的,因為正月裡不掙饅頭。

    到了臘月二十三要用糖瓜供奉家裡的灶王爺,然後把他揭下來燒掉,讓他“上天言好事、回宮降吉祥”去。這天還要趕本年度最後一個集市,備好過年待客的酒菜、瓜子、糖,還有就是買鞭炮,主要有整把兒的麻雷子、二踢腳、禮花炮等。

    年貨備齊以後還要擇一個風和日麗的好天兒進行年終大掃除,把屋子房頂各犄角旮旯打掃乾淨。

    到了年三十孩子們都換上新衣服,吃完晚飯母親開始準備過年吃的餃子,父親則是準備好筆墨紙硯寫春聯,寫好以後以後就是貼春聯、貼神龕,忙完也就中午了,大家一起高高興興吃熱騰騰的餃子。吃完餃子下午繼續包餃子,這是第二天一早要吃的。

    年三十的早飯特別早,大約要比平時早2個小時,吃完晚飯後,我們就去玩鞭炮,父母則是給各路神仙上供燒香祈福,這是最隆重和最虔誠的祈禱。一切準備完畢後,外面的炮聲已響成一片,父親也拿出備好的炮仗噼裡啪啦的放起來,我們則是堵著耳朵躲在屋門內側探著身子看。

    大年初一起的特別早,母親要早早的起來上供,要在天亮之前燒完三柱香。大約6點左右鄉親們開始成群結隊到長輩家去拜年,相互寒暄溫暖熱鬧非凡。7點左右要到祖墳祭祖。

    大年初二是回孃家的日子,出嫁的媳婦們早早起來拉著丈夫帶著孩子和禮物高高興興回孃家。

    正月初五是看望恩師的日子,莘莘學子在這一天要備足禮品去答謝老恩師。

    正月初八鄰村有廟會,大家都去趕廟會,熱鬧異常。

    正月十二和十六是烤百齡火的日子。晚飯以後家家戶戶在院子大門口外點起一堆篝火預示著來年紅紅火火,十二晚上要把家裡陳舊不用的舊物燒掉,比如破爛的笤帚等,取辭舊迎新之意。十六日晚上要在火裡燒百齡,所謂的百齡就是柏樹的枝葉,取長命百歲之意。還要在火堆裡燒一個饅頭,烤糊了來吃,說是吃完百病不侵。

    至此,年已基本過完,正月裡剩下的日子大傢什麼都不幹,整天聚在一起玩。

    還有些年俗忘了說了,比如大年初五一大早要大量放炮,說是炸窮。早飯後要把院子裡的髒東西掃到大門外去,寓意是掃窮。

    還有正月裡不讓女人做針線活。

    二月二不讓上房頂,不讓在家裡翻動,連開抽屜都不讓……

    現在好多年俗都從簡了,年味也越來越淡了,希望老祖宗留下來的傳統不要被遺忘。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GPS衛星的主要功能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