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老朽求是

    集體用餐使用公筷是利於飲食衛生安全的,它近似於西方社會的分餐制飲食習慣。特別在疫情的非常時期尤為重要,此舉可以避免集體用餐時的交叉傳染。說實話,如在中國實際操作短時間內似乎有些困難。

  • 2 # 放歌聲野老梁

    生活衛生不只是講究問題,而是公共衛生應用問題。公筷來源於分餐制,也是人類文明的象徵。其實老祖宗早就給我們做好了榜樣,特別是公共(聚會)聚餐分食,都是公勺公筷,決不象在自己家裡拿自己的筷或勺子分食;其實說白了就是一種習慣行為。所以,實行公筷一雙,個人使用一雙,非常的文明,也便於大家使用方便。習慣來源於養成,怎樣講究衛生,又便於用餐才是王道。對於我們使用一雙筷子的人來講,應改變習慣,用公筷盛,用自己的筷子吃飯才好。我是很反對別人很熱情的用自己的筷子給我夾東西;而我從不給別人夾東西;我總感覺別人夾過來的東西,有說不出的味道。這不是我人不熱情,也不是說不衛生,只是心頭的感覺;我最喜歡的是各吃各的,當然分餐最好。每個人都有愛好,我不是講究人,但我喜歡公筷好。那麼,你們怎麼看呢?歡迎討論。

  • 3 # AMD銳龍專賣店

    一飯一蔬,一筷一勺,都凝結著華人最深邃的情感和智慧。同桌合食,交箸換盞,雖然幸福快樂,但是也存在健康隱患。

    公筷幫忙把住“病”從口入關

      提倡公勺公筷,不是迎合潮流、蹭熱度,更不是三分鐘熱血,而是因為愛你呀!

      一場席捲全球的新冠肺炎疫情,讓人談之色變,其主要傳播途徑,是經呼吸道飛沫傳播,可以透過密切接觸傳播,氣溶膠傳播,還可能存在消化道傳播。

      從小我們就知道病從口入的道理,但是落實到行動中卻總有點兒難。其實,很多疾病都能透過共用餐具而傳染。

  • 4 # 沙漠也有淚

    使用公筷,簡單的事意義重大,舉雙手贊同。

    不管是在飯店還是單位,大部分餐點可以分餐,還有一些難以成勺成份,那最好使用公筷,這樣既避免了疾病傳播,而且又幹淨衛生,也是對自己和他人的健康負責。

    當然,居家飲食也應如此,習慣成自然,使用公勺公筷,既文明又衛生一舉得幾益,何樂而不為?

  • 5 # 僑鄉婷婷

    我覺得一家三口就沒必要使用了。

    但是外出吃飯和有客人來的時候使用是可行的。

    用公筷的目的:

    一是衛生。

    二則盡顯禮貌。

    因為每個人的飲食衛生習慣不太一樣。

    我有時候不太能忍受那種拿筷子放嘴裡嗦和含筷子、含勺子的人。

    還有夾菜時翻來翻去的,整個盤子翻個遍,也不知道她要選擇哪一塊吃。

    我小時候,母親對我的用餐禮儀就是說:吃飯時候,有客人來作客時,儘量就吃快一些,別男人喝酒很久,小孩子又鬧喳喳的,婦人家又在桌邊一直吃,一直聊到結束,就不太好。

    不要總是夾菜挎過別人的筷子,夠不著的菜,可以開口叫人分攤一點過來吃。

    吃飯不要整盤菜翻來選去的,看好了再夾,也不要把筷子含嘴裡。

    所以,出去吃飯,我還是喜歡用公筷和公勺,這樣想吃什麼,可以適量夾到自己碗裡。

    有時候我和朋友出去吃火鍋,我們比較喜歡去有單人配一個小火鍋那種地方。

    感覺比較衛生,不用公筷也沒有關係。

    不然吃飯,像洗筷子一樣,不太喜歡。

    所以,我覺得能用公筷就用,不能用公筷的有這樣的用餐條件就很好了。

    用餐禮儀好,大家相處融洽,久而久之也就習慣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請問有什麼藥可以治療痰濁阻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