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齒輪與遠方

    這個問題比較棘手,我們先分析一下心理障礙產生的原理,然後在想想如何幫到他。

    分析:

    由外界事件引起的心理障礙,大部分是因為現實事件和自己內心世界產生巨大的反差,這個反差激發了強烈的情感。當事人被這個強烈的情感所擊中,既不能在內部消化,也不能發洩到外部,強烈的焦慮和抑鬱情緒交錯出現。人們常說的“鑽了牛角尖,出不來了”,就是這種情況。

    目標:

    心理障礙的最終解除,需要當事人調整自己的內心世界,使他的內心世界能夠容納現實事件。也就是俗話說的想開了,接受了。

    步驟:

    1、情緒疏導

    當一個人的內心被強烈的情緒填滿時,他的視野會變得狹窄,他看不到其他可能,不能接受別人的觀點。只有情緒得到疏緩,他才能聽進去別人的話,才能有機會審視當前的境遇。

    情緒疏導要持一種理解包容中立的態度,理解他的情緒的產生是合理的,但既不支援也不批判。就像一個容器,他把那些情感放到你這兒,你看到了,感受到了他的悲傷、痛苦與羞愧。

    情緒疏導要找一個相對隔離的環境,沒有外人,讓他感到安全自在。可以是房間,也可以是野外,只有兩個人是最好的。如果聊不起來,可以喝點酒,但別喝多。當事人把自己真實的想法、感受說出來,並得到理解,他的情緒就會慢慢緩解。如果一次不行,就多幾次。

    情緒疏導是最關鍵的一步,很多情況下到這一步問題就解決了,在情緒疏導的過程中他就認清了現實,接受了現實。

    2、認知梳理

    當情緒疏導的差不多了,可以和他一起分析事情出現的前因後果。當局者迷,當事人由於情感衝擊,往往把事情誇大或忽略。一起再現事情真實面目,有助於鞏固上一步的成果,也有方便下一步的展開。

    3、信念重建

    當事人出現心理障礙,往往由於內心早已存在的一些不合理信念。幫他找出來,並呈現給他看。這個地方的學點不合理信念的知識,才能更好的識別。下面是不合理信念的一些特徵。

    絕對化要求:人們以自己的意願為出發點,對某一事物懷有認為其必定會發生或不會發生的信念,它通常與 “必須”,“應該”這類字眼連在一起。過分概括化:以偏概全、以一概十的不合理思維方式的表現,是人們對其自身的不合理的評價。糟糕至極:認為如果一件不好的事發生了,將是非常可怕、非常糟糕,甚至是一場災難的想法。導致當事人陷入極端不良的情緒體驗如恥辱、自責自罪、焦慮、悲觀、抑鬱的惡性迴圈之中,而難以自拔。

    4、環境轉變

    換個環境有助於一個新的開始。可以是一場旅行,也可以是新的工作,新的住所。

    人生難免磕磕碰碰,有事情讓自己碰上了就是碰上了,總有一些人幸運,有些人不幸,世界的執行並不嚴謹。最後祝朋友早日走出陰影,踏上新的征程!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狗狗乾嘔是怎麼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