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9155567858320
-
2 # 使用者4141082436059
石崇的父親石苞,在晉武帝時曾官至大司馬,後曾一度遭受排擠,最終死於泰始八年。不太能看出石苞有多富,只知道他生有六個兒子,而石崇是其最小的一個。 石苞臨死前將自己的財物分給諸子,可恰恰不給這最小的兒子石崇,石崇的母親對此提出異議。石苞說:此兒雖小,後自能得。此話頗有點奇怪,就算石崇從小極敏惠,勇而有謀,按常理去想,也應該分得父親的一份財物。但這奇怪之舉卻告訴後人石崇的財富不是從他先人那兒繼承來的。 石崇後官至城陽太守,伐吳有功,封安陽鄉侯。但這不能保證使他富起來,而且能富到壓倒貴戚王愷的地步。因為在伐吳過程中得以封侯者為數不少,王浚是伐吳第一功臣,所以劉禹錫寫有“王浚樓船下益州
石崇的父親石苞,在晉武帝時曾官至大司馬,後曾一度遭受排擠,最終死於泰始八年。不太能看出石苞有多富,只知道他生有六個兒子,而石崇是其最小的一個。 石苞臨死前將自己的財物分給諸子,可恰恰不給這最小的兒子石崇,石崇的母親對此提出異議。石苞說:此兒雖小,後自能得。此話頗有點奇怪,就算石崇從小極敏惠,勇而有謀,按常理去想,也應該分得父親的一份財物。但這奇怪之舉卻告訴後人石崇的財富不是從他先人那兒繼承來的。 石崇後官至城陽太守,伐吳有功,封安陽鄉侯。但這不能保證使他富起來,而且能富到壓倒貴戚王愷的地步。因為在伐吳過程中得以封侯者為數不少,王浚是伐吳第一功臣,所以劉禹錫寫有“王浚樓船下益州?金陵王氣黯然收”的詩句。王浚這人年輕時就好奢侈?因伐吳之功被封為襄陽縣侯時?其子同時也被封侯?賜絹萬匹?錢三十萬。但王浚也只是自己玉食錦服?奢侈自逸?以這樣的傢俬還沒表現出和人鬥富的舉動。 武帝死後,昏庸的惠帝繼位。石崇出京為南中郎將、荊州刺史,領南蠻校尉,加鷹揚將軍。史書中記下了這樣一筆:“在荊州,劫遠使商客,致富不貲”。短短一語,總算使後人明白石崇是怎麼富起來的了。刺史是一州的最高長官,商人路過荊州?石崇對他們實施了明火執杖式的搶劫?這種勾當絕對是亦官亦盜,至此才可明白他是如何白手起家而成為鉅富的。他後來能建有金谷園就比較好理解了?有在荊州的搶劫墊底,足以財產豐積,室宇宏麗。而此前是怎樣富起來的?則仍然是個謎。但人們有理由作這樣的猜測,他在任城陽太守或伐吳過程中一定是做了亦官亦盜的勾當,否則無法和貴戚們鬥富。 石崇最後死於“八王之亂”中的權力鬥爭,綠珠只是送他“上路”的導火線。他那巨大的來路不明的財富足以在亂世中成為被掠奪的物件。既然他在荊州能打劫別人,當別人有了條件時何以就不能打劫他?可憐他死到臨頭還抱有幻想,認為自己最多被流放到交州或廣州。等到押赴刑場時才明白過來,感嘆說:“這幫奴輩是貪圖我的家財啊”。押送者說:“知道是財富害了你,為何不早把財富散了?”石崇無言以對。這樣的對話表明這場權力鬥爭帶有明顯的“仇富”心態。但不能因此說華人從來就有“仇富”傳統,因為石崇在歷史上遠非第一個富豪,知名的中國最早的富豪首推范蠡,次為子貢,他們生前死後都沒有發生“仇富”事件。雖然歷史上的農民起義多有殺富濟貧之事,但這是和達官貴人富可敵國而百姓總是貧困潦倒聯在一起的。石崇這樣致富必然要引來“仇富”心態。 一個社會總是均貧富必是死水一潭,一個社會有太多謎一樣富起來的人則會處在火山口上。 今天的富人,也許多數是勤勞致富,但也不能排除有石崇那樣的致富者,至少那種動輒幾千萬甚至上億傢俬的貪官就可視為今天的石崇。就是那種年薪數百萬而定員工年薪一兩萬的高管、那種一不小心就賺了大錢的壟斷企業也難免劫財之嫌,只是二者劫財的方式有所不同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