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沂藍書院趙月光
-
2 # 忘情水172990920
北漢首府晉陽自古就一直難打。①晉陽原是春秋戰國趙的發起之地,自古地勢險要,易守難攻。②割據政權不斷在龍興之城上替磚加瓦使原以城高池深的晉陽城更加牢不可破。③晉陽地處北方長期與匈奴,鮮卑等遊牧民族交往,民風膘悍,百性善於騎射和養馬,為北漢提供了優秀的騎兵兵源和戰馬。
-
3 # 一點點歷史
作為北宋統一戰爭中最後一個被消滅的政權,同時也是十國中最後一個滅亡的政權,北漢確實是一塊難啃的骨頭,直到太祖趙匡胤去世,北漢依舊是獨立狀態,以至於後來太宗趙光義攻下北漢後毀城洩憤。
從地圖上看北漢不過彈丸小國,卻能堅持到最後,主要有兩點原因。
北宋統一方針導致趙匡胤立國後,北宋著手統一戰爭,整體方針是,“先南後北,先易後難”。
當時還有後蜀、南漢、南唐、北漢,吳越,武平等割據政權,這其中有吳越錢弘俶主動納土歸降,也有入後蜀後唐等被武力征服。
北漢有強勁外援北漢之所以難打,主要原因就是有“遼”的支援,為了維護自己的統治,北漢立國之初就奉遼國皇帝為叔皇帝。宋太祖數次征討北漢,皆因為遼國援兵而未能成行。
為此趙光義吸取教訓,制定了“圍城打援”的方針,一舉攻滅北漢。
除了以上兩點外,北漢確實有名將,比如楊業,被招降後曾在雁門關大破遼軍,他和後代抗遼的故事也被後世改編為“楊家將”。
綜上所述,北漢之所以難打,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有強援“遼”的幫助。
北漢面積狹小,人口不多,卻是北宋統一最難纏的對手。原因在於:
1,北漢背靠遼國,是遼國的兒皇帝,每次北宋攻打北漢時,北漢都要向遼國求援。
比如乾德二年(公元964年)趙匡胤派曹彬與李繼勳進攻北漢,遼國派6萬騎兵援助北漢。
2,北漢全民皆兵。北漢大約只有山西中部這麼大,戶口只有35250戶,每家每戶必須出兵丁。所以北漢人口不多,但全民皆兵,一次能出動3.5萬人的軍隊。
3,北漢盛產良馬,大約有6萬匹戰馬。北宋滅亡北漢時就俘獲戰馬4萬多匹。北宋因為沒有多少牧場,騎兵比較弱,北漢的騎兵很強。楊無敵楊繼業原來就是北漢的騎兵統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