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7小憨憨

    市街道人行橫道上的一條白線,又叫斑馬線。斑馬線源於古羅馬時代的跳石。早在古羅馬時期的龐培城的一些街道上,車馬與行人交叉行駛,經常使市內交通堵塞,還不斷髮生事故。為此,人們便將人行道與馬車道分開、並把人行道加高,還在靠近馬路口的地方砌起一塊塊凸出路面的石頭--跳石,作為指示行人過街的標誌。行人可以踩著這些跳石,慢慢穿過馬路。馬車執行時,跳石剛好在馬車的兩個輪子中間。後來,許多城市都使用這種方法。19世紀末期,隨著汽車的發明,城市內更是車流滾滾,加之人們在街道上隨意橫穿,阻礙了交通,從前的那種跳石已無法避免交通事故的頻頻發生。20世紀50年代初期,英華人在街道上設計出了一種橫格狀的人行橫道線,規定行人橫過街道時,只能走人行橫道,於是倫敦街頭出現了一道道赫然醒目的橫線,看上去這些橫線像斑馬身上的白斑紋,因而人們稱它為斑馬線。司機駕駛汽車看到這條條白線時,會自動減速緩行或停下,讓行人安全透過。斑馬線至今在街道上仍然隨處可見。

  • 2 # 使用者6847486145697

    沒有區別。人行橫道線和斑馬線是一個意思。

    人行橫道線俗稱斑馬線,是由一條一條的白色線組成的主要是供行人穿越馬路之用。斑馬線的寬度、長度和間距有國際標準。斑馬線的基本長度為3-5米。每條斑馬線的寬度應為45或60釐米。斑馬線的寬度也可以根據行人數量加寬1米。斑馬線越寬,行人就越多。

    在一段道路上,斑馬線的設定間距一般為150~500米,合理的設定間距為350~400米。也就是說,在城市裡,最好每隔350至400米設定一段斑馬線,方便行人通行。

    學校、幼兒園、醫院、養老院前道路沒有行人過街設施的,應當劃定行人過街線路,設定提示標誌。根據規劃,在城市主要道路的人行道上設定盲道。

    擴充套件資料:

    斑馬線的起源:

    斑馬線源於古羅馬時代的跳石。古羅馬龐貝城的街道上,馬匹和汽車與行人交叉,經常造成城市交通堵塞和交通事故。為此,人們將人行道與行車道分開,並將人行道加高。還在靠近馬路口的地方砌起一塊塊凸出路面的石頭——跳石,作為行人過街的標誌。

    行人可以踩在這些跳石上,慢慢地過馬路。馬車執行時,跳石剛好在馬車的兩個輪子中間。後來,許多城市都使用這種方法。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冰箱噪音大怎麼消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