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rdsph3819

    1、先將湯種材料混合均勻,用小火加熱,一邊用手動打蛋器攪拌到成糊狀後倒入保鮮盒馬上蓋上蓋子以防水份流失,涼到常溫後放入冰箱冷藏17-24小時。2、拿出湯種與主麵糰混合揉麵到表面光滑後再加入黃油和鹽繼續揉,麵包機揉麵程式2次(約揉了60分鐘),揉好面後蓋好保鮮膜進行第一次發酵到2.5倍大(約60分鐘)。3、第一次發酵好後拿出粉團再手工揉麵10-15分鐘排氣,揉到麵糰細膩沒氣孔。4、排氣後將粉團分成6等份滾圓,蓋上保鮮膜松馳15分鐘後進行造形,造形後進行第二次發酵到2倍大(約30分鐘)。做麵包不需要加小蘇打、泡打粉、麵包改良劑、麵粉預備劑,塔塔粉等等。前面的配料已經足夠做出軟麵包啦。關鍵是做法和配方比,如果麵包太乾,可能是水性的配料放少了,或是烤的火候太過,時間太長。如果麵包口感較粗糙,可能是揉麵不到位,或是發酵太過啦。此外,油性配料也要加夠。反正揉出來的麵糰是非常軟粘的那種。麵包要鬆軟,可以用冷藏液種或是湯種的做法,使組織細膩,增加水份含量,從而達到鬆軟的效果。

  • 2 # lanfengkd

    一、和麵

    首先是和麵的問題,鬆軟的麵包,有一種叫蓬鬆劑的新增物,他的存在就在於讓和麵的油和水充分結合,能讓麵包的組織更加的鬆軟,平衡。在家做麵包沒有這個秘密武器,但和麵的時候黃油是不能少的。在起麵糰的第二個階段如果沒有充分揉進黃油,那出來的一般是饅頭無疑。

    二、水溫

    再來是水溫,不管是麵包機和麵還是料理機,活面的時候要考慮摩擦生熱的因素,最好使用冰水,夏天(5度~7度為好),好保證打面結束後,出面溫能控制在20~30以內的低溫,再來,在家如果沒有料理機或者麵包攪拌機,純靠手揉。

    一般是揉不出完美的組織薄膜的,組織薄膜就是麵糰成型後,拉開在燈光下有一層透光的薄膜,裡面有大大小小的氣泡,撕開的時候,邊緣光滑。這是判斷面團是否揉成的關鍵依據。

    拉開有透光的薄膜。在薄膜裡面可以看到活面打進空氣時的小氣泡。拉破薄膜就有光滑的缺口出現。拉破薄膜就有光滑的缺口出現。就可以說明這個面活得算是比較到位的。這個程度一般靠手很難,即使達到了,麵糰的溫度也可能因為太高,酵母過度醒發,而導致組織僵硬又幹。

    三、發酵

    發酵,想要麵糰鬆軟,發酵的程度很重要,比起饅頭或者一些包子的一次發酵,麵包推薦二次醒發,即常溫醒發和醒發箱醒發,活好了面,放在盆子裡。覆蓋紗布或者保鮮膜,現在的天氣就可以放在常溫下醒發四十分鐘到一個小時,發到原來麵糰的1.5~2倍為宜。倒出來可以看到醒發後類似蛛網的組織。

    再來將大面團分割成想做的麵包的大小,排氣(有助於二次發酵)成型,擺進烤盤裡。準備二次醒發。再來將大面團分割成想做的麵包的大小,排氣成型,擺進烤盤裡。準備二次醒發。

    擴充套件資料:

    美味的麵包怕“受凍”

    大多數人購買回新鮮麵包後都是儲存在冰箱冷藏室。麵包冷藏後容易變幹、變硬、掉渣兒,營養和口感還不如常溫下儲存的好。研究表明,21℃-35℃是最適合麵包的儲存溫度。

    專家表示,買回的麵包最好2天內吃掉,常溫下只需把袋口封嚴即可。如果要存放一週以上,應當包嚴實放至冷凍室內,拿出後用微波爐化凍到室溫,吃起來口感很新鮮。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碩士畢業大論文和小論文,題目必須一樣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