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電影鯊

    《摘金奇緣》8月底已在香港、臺灣上映,國內上映時間是11月底。大家對《摘金奇緣》之所以有所期待,因為這部電影的確挺有說頭的。它的一大看點是《摘金奇緣》是好萊塢續1993年《喜福會》之後,再一次製作的純亞裔電影,影片從小說原作者、編劇、導演到演員全都是亞裔(電影改編自新加坡作家關凱文的小說《瘋狂的亞洲富豪》三部曲之一)

    這樣特殊的電影一出場,它自帶的話題當然和“種族融入”、”文化衝突”脫不開關係。所以電影還未上映,預告片裡打出的口號就是“要改變西方文明對華人的刻板印象”。等上映了,電影一開場,就是楊紫瓊飾演的男主母親埃莉諾被英國酒店前臺看不起,最後乾脆豪氣地讓老公把這家酒店直接收購了,讓前一秒還鼻孔看人的酒店員工,下一秒就為她們一家做犬馬之勞。的確一副狂扇洋鬼子,很替華人出氣的樣子。

    但是很可惜,《摘金奇緣》的出發點可能真的是想為華人揚眉吐氣,但等到看完全片才知道,所謂全亞裔陣容、改變華人形象都只是電影宣傳的噱頭,影片中的華人形象完全就是附和了西方人對華人的一貫看法,除了“拜金”就是“拜金”,華人的評價體系是“錢”,價值歸屬是“錢”,甚至連瑪麗蘇的愛情也是“錢”的瑪麗蘇。全片幾乎每一分鐘都是在強調“錢”“錢”“錢”!別說想指望它為華人群體正身了,我覺得《摘金奇緣》這部電影反倒是再把這層“華人只會用錢衡量一切”的弔詭標籤為我們貼得更牢了!讓我在觀影時一次次被震撼,原來徒有金錢虛榮,沒一點個性和觀點,真的是會被大家看不起的!而凡事用錢才能解決,這也完全不是值得驕傲的地方,反而是種悲哀!

    先來看看片中毫無突破,依舊跳樑小醜一般的華人群像:

    名媛心機婊

    浮誇富二代

    專傍大款的女演員

    勢利眼的親戚

    拍照拍不停的偷窺狂表哥

    猥瑣好色專業戶鄭肯 Ken Jeong飾演的閨蜜老爸

    還有隻要提到華人文化就一定伴隨左右的:

    全家圍坐一起包餃子

    只要喜慶場所就一定大紅燈籠高高掛

    長輩監督下,晚輩一定要把碗裡的飯菜吃光

    唯一有所突破的這場麻將戲,女主為了向男主母親(楊紫瓊角色)表明自己深愛男主,為了男主的大家庭,願意犧牲自己幸福的決心。不停給楊紫瓊喂牌,然後自己牌局凌亂(獨自受傷)地離開。(這個橋段算是全片難得的提升了華人文化,又和金錢無關的場景)

    最重要的一點,電影主創你們得搞清楚,大家為什麼會對華人族群產生反感,為我們貼上“拜物無腦”的標籤?並不是因為我們有錢好嗎?而是因為我們空洞膚淺得只剩下錢!!

    現實太無趣

    電影有意思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跟舞蹈有關的綜藝節目誰知道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