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肛腸科唐清珠醫生
-
2 # 齊魯名醫匯講堂
疝氣的形成原因,即人體組織或器官一部分離開了原來的部位,透過人體間隙,缺損或薄弱部位進入另一部位。俗稱“小腸串氣”,有臍疝,腹股溝直疝,斜疝,切口疝,手術復發疝,白線疝,股疝等。疝氣多是因為咳嗽,噴嚏,用力過度,腹部過肥,用力排便,婦女妊娠,小兒過度啼哭,老年腹壁強度退行性變等原因引起。
疝氣的出現主要有兩個原因,一是腹壁強度的減弱,意思是肚皮越來越薄弱,擋不住咳嗽或屏氣時從肚子裡往外頂的力氣,當然臨床常見的是肚皮區域性有一個地方明顯薄弱;二是腹內壓的增高,意思是因為各種原因往肚皮外頂的力氣越來越大。
腹壁強度減弱的常見原因是人們的肚皮先天性就有幾個地方比較薄弱,比如腹股溝、肚臍、腹白線、半月線、腰眼等等好多地方;另一個原因是由於各種原因營養不好肚皮變薄;第三個原因是因治療疾病需要肚皮開過刀,開刀後又由於咳嗽、營養不良或感染等原因沒有長好,也會出現疝氣。
腹內壓增高的常見原因是慢性咳嗽、慢性便秘或排尿困難,少數人因肝硬化繼發大量腹水,或練習舉重等情況下用力不當,同樣可以產生疝氣。知道了產生疝氣的常見原因,我們就可以針對性採取措施,儘量預防產生疝氣了。適當鍛鍊強健腹肌,及時治療咳嗽、便秘和排尿困難,可以儘可能避免疝氣產生。
腹股溝疝的發生有先天的因素,也有後天的誘因。首先,腹股溝疝是人類特有的疾病,哺乳動物均為四足著地,腹腔的最低位是臍孔。而人進化為直立動物後,腹股溝區就成了腹腔的最低位,所承受的壓力也最大;同時腹股溝區缺乏完整的肌肉覆蓋,且又有精索或子宮圓韌帶透過,所以隨著年齡增加,腹壁逐步薄弱,發病率逐步增高。有科學家推論,如果人人都能活到150歲,那麼小腸氣無人能夠倖免。
其次,小腸氣以男性較多見與睪丸下降有一定的關係。睪丸下降過程中同時伴有鞘狀突的形成,通常鞘狀突會在出生後關閉,如果沒有完全關閉則較易形成疝。同時,腹股溝疝的發生也與遺傳因素有關。不同民族的發病率不同,在中國維吾爾族相對較高。腹股溝疝常有家族史,兄弟或父子均發生並不少見。其他的遺傳因素還包括區域性解剖結構和膠原代謝異常等等。
後天的因素主要是引起腹腔壓力增高的疾病,最常見的包括老慢支引起的慢性咳嗽咳痰、長期便秘以及前列腺肥大引起排尿困難等等。這些情況在老年人中十分常見,相對薄弱的腹股溝區不能承受長期的腹腔壓力增高,最終導致小腸氣的發生。其他引起腹壓增高的較常見因素還包括重體力勞動、肝硬化腹水、妊娠等等。此外,特別要提一句的是,吸菸雖與腹壓增高無關,但吸菸會透過影響膠原代謝促進腹股溝疝的發生,因此吸菸人群的腹股溝疝發生率遠高於不吸菸人群。
回覆列表
疝氣一般是腸管等等臟器突破了腹膜等薄弱點之後墜入其他部位的疾病,例如腹股溝斜疝就是腸管墜入到腹股溝部位引起的一種疾病,對於疝氣類疾病一般是主張採用手術進行治療,除非是小於1歲的小兒患者可以先考慮疝氣帶等等保守治療,一般大於一歲的孩子或者是成年人都主張採用手術修補的方式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