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5540256312630

    “自遠”最常見的意思,是自然傳播的很遠。語出唐名臣虞世南的《蟬》: “垂綏飲清露,流響出疏桐。居高聲自遠,非是籍秋風。” 這是一首詠物詩,詠物中尤多寄託,具有濃郁的象徵性。句句寫的是蟬的形體、習性和聲音,而句句又暗示著詩人高潔清遠的品行志趣,物我互釋,詠物的深層意義是詠人。詩句的弦外之音,它們所隱喻的深層意義無非是說,做官做人應該立身高處,德行高潔,才能說話響亮,聲名遠播。自遠”的另一個意思是,自從遠離某地或某人。唐代詩人柳宗元《茅簷下始栽竹》:“嘉爾亭亭質,自遠棄幽期。不見野蔓草,蓊蔚有華姿。諒無凌寒色,豈與青山辭。” 這是一首種竹詩,大約作於元和三年,正是作者處境最艱難的時候。託竹言志,正是此詩的創作動機,既有堅韌執著、有氣節操守和傲岸不屈性格寫照,又有與竹為友的孤寂和悲哀之情。唐人李建勳的《宮詞》“自遠凝旒守上陽,舞衣頓減舊朝香。”也是這個意思。

    上面的兩個意思比較實,還有隱身的比較虛的含義。孫過庭在《書譜》中說:“思處通審,志氣和平;不激不厲,而風規自遠。” “風規”在這裡指文藝作品的風格。這是讚美王羲之的書法藝術成就不過激烈不太銳利,作品的風格自然就高遠了。這符合晉代士大夫以“尚韻”為主導傾向的時代潮流。

    至於“道不遠人,人自遠道”,是自行或主動遠離的意思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我45歲於30天前眼睛突然看東西模糊視力下降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