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5639426358363

    首先,早產兒一般需要在出生後由婦產科、新生兒科醫生當場評估後,大部分可能要進入新生兒科保暖箱或輻射搶救臺等進行搶救、保暖、營養等治療,所以在住院期間這部分餵養問題,一般會有專業的醫護人員完成,家長這部分暫不要過於擔心。

    很多寶寶,不管是早產兒還是足月兒,餵養後總會出現吐奶、嗆奶的情況,這很正常,大部分適當調整好餵養姿勢、餵養方式、照顧方式後會好轉。

    1、 每次餵奶的時候,儘量保持安靜環境下,平靜而愉快地進行;

    2、 嬰兒吃奶過程中避免中途中斷、打擾、突然的噪音、強光等等可能分散孩子注意力的事情;

    3、 儘量不要讓孩子躺著餵養,一般是斜抱著,上半身輕微向上的姿勢斜臥在臂彎的位置;

    4、 每次餵奶結束,斜抱著或豎直趴在成人肩膀進行拍嗝,並且至少維持20分鐘,避免立刻讓孩子躺下來;

    5、 每次餵養後,不要擠壓到孩子的腹部,不要立刻進行洗澡,不要劇烈的活動;

    6、 儘量在孩子極度飢餓之前進行餵養,因為孩子如果極度飢餓,會導致吸奶過快,從而嗆咳;

    7、 奶瓶奶嘴選擇合理,以“孩子剛剛能吸進去,而又不會讓奶水立刻流出造成嗆咳”為標準。

    還有其他的注意方式,要靠寶媽寶爸們在生活中不斷總結學習。如果上述處理後,寶寶嗆奶、吐奶情況好轉,則不用擔心,繼續在家裡照顧即可;如果經過上述處理後,寶寶依然頻繁嗆奶嘔奶,則建議就診,諮詢醫務人員的意見,必要時可完善相關檢查以此鑑別。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洗澡肌肉鍛鍊效果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