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國戲劇家。1823年4月12日生於莫斯科。中學時代就對戲劇產生強烈興趣。1840年入莫斯科大學法律系,三年後離校到法院工作,經常接觸到商界訴訟,這使他熟悉了商人世界,為他日後戲劇創作提供了素材。 奧斯特洛夫斯基在法院任職時開始創作。1850年發表喜劇《自家人好算賬》,諷刺商人的愚昧無知、唯利是圖,提出宗法式商業道德的危機。
讀者反響熱烈,卻遭到商界反對和檢查機關查禁,作家受監視。《貧非罪》(1854)受斯拉夫派影響,車爾尼雪夫斯基批評了它。《肥缺》(1856),特別是《大雷雨》(1859),標誌著奧斯特洛夫斯基戲劇創作的成熟。60年代他的戲劇題材多樣,有歷史的,也有現實的,其中喜劇《智者千慮必有一失》(1868)塑造了為升官發財而不擇手段的鑽營家的形象以及反對改革的農奴主和誇誇其談的自由主義者的典型。
70年代的作品有《森林》(1870)、《狼與羊》(1875)、《沒有陪嫁的女人》(1878)等,主要反映貴族道德的沒落,資產階級掠奪的實質。他還寫了取材於民間口頭詩歌的童話劇《雪女》(1873)。晚年戲劇家非常注意社會對待藝術的態度,寫了表現演員生活的《名伶與捧角》(1881)和《無罪的人》(1884)等。
奧斯特洛夫斯基的劇本情節開展緩慢、平穩,語言精練,能反映人物個性。
俄國戲劇家。1823年4月12日生於莫斯科。中學時代就對戲劇產生強烈興趣。1840年入莫斯科大學法律系,三年後離校到法院工作,經常接觸到商界訴訟,這使他熟悉了商人世界,為他日後戲劇創作提供了素材。 奧斯特洛夫斯基在法院任職時開始創作。1850年發表喜劇《自家人好算賬》,諷刺商人的愚昧無知、唯利是圖,提出宗法式商業道德的危機。
讀者反響熱烈,卻遭到商界反對和檢查機關查禁,作家受監視。《貧非罪》(1854)受斯拉夫派影響,車爾尼雪夫斯基批評了它。《肥缺》(1856),特別是《大雷雨》(1859),標誌著奧斯特洛夫斯基戲劇創作的成熟。60年代他的戲劇題材多樣,有歷史的,也有現實的,其中喜劇《智者千慮必有一失》(1868)塑造了為升官發財而不擇手段的鑽營家的形象以及反對改革的農奴主和誇誇其談的自由主義者的典型。
70年代的作品有《森林》(1870)、《狼與羊》(1875)、《沒有陪嫁的女人》(1878)等,主要反映貴族道德的沒落,資產階級掠奪的實質。他還寫了取材於民間口頭詩歌的童話劇《雪女》(1873)。晚年戲劇家非常注意社會對待藝術的態度,寫了表現演員生活的《名伶與捧角》(1881)和《無罪的人》(1884)等。
奧斯特洛夫斯基的劇本情節開展緩慢、平穩,語言精練,能反映人物個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