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1627516396381

    寶寶現在剛開始學走路,肯定還沒有掌握走路的技巧的,過幾天寶寶比較適應了,自然就會用腳掌走路了。

  • 2 # 小貓式育娃

    大多寶寶在10個月的時候才開始試著扶東西站立,隨著時間的推移,寶寶的身體機能越來越完善,但是這時候的寶寶脊椎依然很脆弱。寶寶學站立其實是一個探索自身力量的過程,但他們也會經常因“自不量力”而摔倒。而10個月就會走路的寶寶往往是在家長的“幫助”下完成的,但也不乏發育超前的寶寶,然而這畢竟是少數。大多情況下,寶寶1歲左右才會開始學著走路,但是用腳尖走路是個什麼情況?

    很多媽媽都會發現寶寶剛走路的時候,幾乎都是用腳尖走路,這本身也不是什麼特別奇怪的現象,但是這反饋給家長兩個資訊,一方面是寶寶平衡感不強,另一方面是寶寶脊椎承受不住身體的重量。對於前者家長們不用太擔心,因為這是一個熟悉過程,隨著時間的推移會有所改善,而對於後者家長可要提高警惕了,這不僅會給寶寶脊椎增加負擔,而且容易讓寶寶對走路產生恐懼。因此,在寶寶學走路的過程中媽媽們要特別注意以下三點。

    一、不強求,自然就好。

    寶寶1歲學會走路,是一個判斷孩子發育情況的指標之一,並不是唯一。有些家長覺得做事要有準備,就提前讓孩子學習走路,然而可能效果是有了,但是寶寶的身體卻受到傷害了。因此,寶寶學走路的時候最好遵循生長規律,寶寶不願意去嘗試的時候,咱們千萬不要強求,自然就好。

    二、不羨慕,別人家的孩子是別人的。

    孩子群集的地方,經常能聽到有家長炫耀自己家寶寶多早就學會走路了,於是成功吸引了一些“粉絲”去討教經驗。遇到這種情況時,我往往是一笑而過。別人家的孩子永遠是別人的,還是那句話,不強求,自然就好,自家孩子到底能不能自己走路,只有自己最清楚,討教來的經驗也不過是別人量身定製的,你也不一定適合。在我眼裡沒有笨孩子,只有不會帶孩子的家長。

    三、不要選錯學步工具。

    以前我們學步都是家長提著學走路,現在生活條件越來越好,各種各樣的學步車也應運而生。但是學步車並不是通用的,孩子的體型不同,身高不同,選擇的學步車也有所差異。有時候在街上看到一些學走路的寶寶,完全是用腳尖在驅動學步車前行,不知道是家長們根本沒注意這個問題,還是覺得反正都能走無所謂了,看到這一幕的時候實在是心疼寶寶,這樣寶寶走不了多久就會累,而且對腳部發育也有影響,家長們在給寶寶選擇學步車的時候一定要選對型號啊。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eb3移民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