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帝國有過三次西征,第一次只是西征中亞的花剌子模,第二次是由鐵木真的長子朮赤(由於朮赤早死,實際由朮赤之子拔都帶領)和各貴族子孫帥軍西征的,史稱長子西征,拔都後來繼承朮赤的封地建立了金帳汗國,忽必烈的弟弟旭烈兀在中西亞建立了伊爾汗國,以及中亞的窩闊臺汗國及察合臺汗國,就是四大汗國,名義上效忠元朝,實際上他們是互相分裂敵對的。
1241年拔都率部入侵波蘭、匈牙利、斯洛伐克、捷克,直至在奧地利的維也納附近受阻於奧地利、波西米亞聯軍。
即蒙古汗國的第二次西征。元太宗八年至十四年(1236—1241年)窩闊臺汗遣拔都等諸王率軍征服伏爾加河以西諸國的戰爭。
蒙古滅金戰爭結束後,窩闊臺汗在中原和中亞建立了鞏固的統治。也兒的石河(今新疆額爾齊斯河)以西、烏拉爾河以東之地為蒙古的征服地區,是成吉思汗長子朮赤的領土。但是,烏拉爾河以西的欽察、斡羅斯等還未平定。
元太宗七年(1235年),窩闊臺召集忽裡勒臺,決定征討欽察、斡羅斯等未服諸國。居住在伏爾加河和烏拉爾河之間的欽察部首領忽魯速蠻懼怕蒙古軍,已先遣使納款,蒙古軍至,準備投降。惟居住在伏爾加河下游的欽察部首領八赤蠻堅決抗戰。斡羅斯和波蘭、匈牙利當時分為諸公國,各自為政,不聽大公號令,德、意、奧諸國捲入十字軍東征。歐洲形勢對蒙古西征有利。
蒙古帝國有過三次西征,第一次只是西征中亞的花剌子模,第二次是由鐵木真的長子朮赤(由於朮赤早死,實際由朮赤之子拔都帶領)和各貴族子孫帥軍西征的,史稱長子西征,拔都後來繼承朮赤的封地建立了金帳汗國,忽必烈的弟弟旭烈兀在中西亞建立了伊爾汗國,以及中亞的窩闊臺汗國及察合臺汗國,就是四大汗國,名義上效忠元朝,實際上他們是互相分裂敵對的。
1241年拔都率部入侵波蘭、匈牙利、斯洛伐克、捷克,直至在奧地利的維也納附近受阻於奧地利、波西米亞聯軍。
即蒙古汗國的第二次西征。元太宗八年至十四年(1236—1241年)窩闊臺汗遣拔都等諸王率軍征服伏爾加河以西諸國的戰爭。
蒙古滅金戰爭結束後,窩闊臺汗在中原和中亞建立了鞏固的統治。也兒的石河(今新疆額爾齊斯河)以西、烏拉爾河以東之地為蒙古的征服地區,是成吉思汗長子朮赤的領土。但是,烏拉爾河以西的欽察、斡羅斯等還未平定。
元太宗七年(1235年),窩闊臺召集忽裡勒臺,決定征討欽察、斡羅斯等未服諸國。居住在伏爾加河和烏拉爾河之間的欽察部首領忽魯速蠻懼怕蒙古軍,已先遣使納款,蒙古軍至,準備投降。惟居住在伏爾加河下游的欽察部首領八赤蠻堅決抗戰。斡羅斯和波蘭、匈牙利當時分為諸公國,各自為政,不聽大公號令,德、意、奧諸國捲入十字軍東征。歐洲形勢對蒙古西征有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