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言絕句就是每句七個字。最基本的押韻要求是第二、第四句最後一字的韻母相同(平仄也相同)。第一句最後一字可以入韻,也可以不入韻。絕句對平仄的要求比較寬。學習的時候可以先搞懂“押韻”和學會分辯字聲的“平”“仄”後,再慢慢對照“律絕”四種平仄格式,逐一套用。現代七言絕句和古代的押韻方式是一樣的,通俗的來說,一二四句每句最後一個字使用韻母相同或相近的字,使朗誦或詠唱時,產生鏗鏘和諧感。第三句不必也不能押韻,否則就失去了絕句的韻味,成了順口溜或打油詩了。拓展資料七言絕句是中國傳統詩歌的一種體裁,屬於近體詩範疇。七言絕句全詩四句,每句七言,在押韻、粘對等方面有嚴格的格律要求。詩體起源於南朝樂府歌行或北朝樂府民歌,或可追溯到西晉的民謠,定型、成熟於唐代。代表作品有王昌齡的《芙蓉樓送辛漸二首》、李白的《早發白帝城》、杜甫的《江南逢李龜年》等。韻是詩詞格律的基本要素之一。詩人在詩詞中用韻,叫做押韻。從《詩經》到後代的詩詞,差不多沒有不押韻的。民歌也沒有不押韻的。在北方戲曲中,韻又叫轍,押韻叫合轍。七言絕句其中第一第三句都該用仄聲字收尾,完全符合格律要求,只不過這首詩作者用了同一聲韻的仄聲字在這兩個位置,並非有這種定律。如果是仄韻絕句【很少見】第三句也不必考慮押韻問題,只要是平聲字收尾即可。
七言絕句就是每句七個字。最基本的押韻要求是第二、第四句最後一字的韻母相同(平仄也相同)。第一句最後一字可以入韻,也可以不入韻。絕句對平仄的要求比較寬。學習的時候可以先搞懂“押韻”和學會分辯字聲的“平”“仄”後,再慢慢對照“律絕”四種平仄格式,逐一套用。現代七言絕句和古代的押韻方式是一樣的,通俗的來說,一二四句每句最後一個字使用韻母相同或相近的字,使朗誦或詠唱時,產生鏗鏘和諧感。第三句不必也不能押韻,否則就失去了絕句的韻味,成了順口溜或打油詩了。拓展資料七言絕句是中國傳統詩歌的一種體裁,屬於近體詩範疇。七言絕句全詩四句,每句七言,在押韻、粘對等方面有嚴格的格律要求。詩體起源於南朝樂府歌行或北朝樂府民歌,或可追溯到西晉的民謠,定型、成熟於唐代。代表作品有王昌齡的《芙蓉樓送辛漸二首》、李白的《早發白帝城》、杜甫的《江南逢李龜年》等。韻是詩詞格律的基本要素之一。詩人在詩詞中用韻,叫做押韻。從《詩經》到後代的詩詞,差不多沒有不押韻的。民歌也沒有不押韻的。在北方戲曲中,韻又叫轍,押韻叫合轍。七言絕句其中第一第三句都該用仄聲字收尾,完全符合格律要求,只不過這首詩作者用了同一聲韻的仄聲字在這兩個位置,並非有這種定律。如果是仄韻絕句【很少見】第三句也不必考慮押韻問題,只要是平聲字收尾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