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5822193669460

    哨子面 山西關中一些地方由於方言發音將臊(sao)子面讀哨(shao)子面。

    臊子面是隴東、關中地區的一種傳統特色麵食,有其悠久的歷史,尤以岐山臊子面最為著名。岐山臊子面以薄、筋、光、煎、稀、汪、酸、辣、香而著名。它的特點是:麵條細長,厚薄均勻,臊子鮮香,紅油浮面,湯味酸辣,筋韌爽口,老幼皆宜。

    傳說同上樓

    臊子面有著源遠流長的文明史。傳說:東漢末年(公元188年),郭大在白波谷(今襄汾縣永固村東)率10萬白波黃巾起義時,就用臊子面祭天。因臊子面細而長(諧音“成”),煮熟後澆上臊子和菜馬才能食用,寓意“馬到成功”。之後,臊子面首被豪門貴族所推崇,視為大烹五鼎,招待王公貴戚,以顯富貴榮華。後被富商大賈所推崇,視為珠翠之珍,招待往來客戶,以求財源廣進。繼而又被書香門第所青睞,視為美味佳餚,招待文人墨客,以表文明禮貌。製作臊子面的原料並非山珍海味、龍肝豹胎,市場上一般都可買到,只要掌握一定的烹飪技術,便可做得美味可口,讓人喜食,很快傳到千村萬落,進入尋常人家,成為千百年民同俗的傳統習俗而記入史冊。

    炮仗面

    青海風味麵食。拉麵出鍋後不帶湯,用刀切成短條,倒入用粉絲、肉末、辣椒和少量菜做好的混菜鍋內混炒而成。出鍋前的製做等同於拉麵的製做,出鍋後的混炒法又相近於炒麵片的混炒,但口味與兩者各不相同。先長後短,先煮後炒、面菜混一。

    炮仗孔子湯飯,既有陝甘寧八疆回民牛肉湯麵的香,又融合了維吾爾族垃條子面滑又精的優點,故而新疆老一輩回族人便發明了這樣一種酸辣爽口、消食、開胃的炮仗子飯,更令漢、回、維族親切的像一家人,我們管它叫民族團結的“串串面”。

    炮仗子,顧名思議就是爆竹,焉耆回族叫炮仗,是回族的一種湯麵,就是把麵條揉的很硬很滑,比一般麵條的面要多揉幾道,揉 好面之後,醒上十多分種,然後把麵條揉成直徑0.3釐米那麼圓,掐成25—3釐米那麼長,個個如小炮仗一般。

    簡便快捷的炮仗子湯飯,一般用生氽法制作,在鍋裡添好涼水後,再放上鮮羊肉,適當的辣椒、熟清油、味精、青菜、西紅柿等,將炮仗子面在鍋內滾上幾滾,放入蔥蒜姜、花椒麵、胡椒麵、醬油、醋、鹽,其味不勝收,吃到嘴裡有放炮仗的味道,吃著火辣辣的,越吃越想吃,令人胃口大開。有些巴音郭楞人傷風感冒是不吃藥的,用此湯來發汗去病,往往喝上一碗回族的炮仗面就痊癒了,不少的人還稱它為感冒湯呢!

  • 2 # 檸檬甜不233

    在很久以前,岐山有戶人家娶了一個美貌、聰明、勤快、伶俐的媳婦。新媳婦到婆家的第二天,為全家做了一餐麵條,一家人食後無不稱讚麵條滑爽鮮美。後來,她的小叔考中了官職,請同窗好友到家作客,便請嫂子為大家做最拿手的麵條款待客人,大家吃後都讚不絕口。從此,“嫂子面”就出名了。因為這種“嫂子面”上必須加臊子為澆頭,所以人們也把它稱作“臊子面”。

    炮仗面之所以叫炮仗面主要是因為苗條形狀像炮仗,炮仗面嚼勁十足,味道鮮美,非常可口。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老人有便秘,早上舌苔發白有齒痕,這是什麼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