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媽媽育兒知識大全
-
2 # 咱家的娃兒
對於寶寶的分離焦慮可以簡單地理解為寶寶一旦和媽媽分開就大哭大鬧。媽媽要怎樣處理好這個情況才能走出家門呢?就先要了解寶寶在什麼時候和為什麼會出現分離焦慮,才好方便應對。
寶寶的分離焦慮一般在1歲左右開始出現,大概到3歲時會到達頂峰。為什麼會出現這種分離焦慮呢?主要是因為寶寶在1歲左右開始有清楚意識到自我的存在了,覺得自己和媽媽是一體的,和媽媽分開會很沒有安全感,所以就會大聲哭鬧。那媽媽要怎麼辦呢?
首先,媽媽每次要出門都要先告訴寶寶:“媽媽要出去辦一件很重要的事,幾個小時就很快回來了,你和奶奶先玩一會兒。”“媽媽要去上班掙錢給寶寶買奶粉買玩具,如果不去上班,媽媽就沒錢給寶寶買了。”“奶奶會帶寶寶去上次那個很好玩的地方玩的。“主要是先告訴寶寶離開的時間多久、理由等。讓寶寶心裡有數,就不會覺得時間長。養成習慣以後,慢慢地媽媽出門跟寶寶講這些寶寶也就能習慣接受了。還有一點要注意就是媽媽在開始頭幾次出門時一定要做到果斷,說完就要走,千萬不要流露出留戀、依依不捨的神態,更不能連連回頭看寶寶,否則就會很難做到寶寶的心理緩衝效果。
其次,要鞏固寶寶內心的安全感:能讓寶寶感受到安全的除了媽媽其實還有生活的環境,對家裡周圍世界產生的信任感。所以平常除了媽媽,家裡其他人的照料和陪伴也是決定媽媽在這個時期能不能走出門的影響因素。讓寶寶對這些產生信任,也就是等於幫寶寶鞏固了內心的更多安全感。所以媽媽要走出門除了作好溝通養成習慣外,還需要更多的能讓寶寶產生信任的人來幫助,才能讓寶寶順利的渡過分離焦慮期。 -
3 # 寶貝樹洞
分離焦慮用兒童心理學角度講,是母嬰依戀的一種變現,更多會發生在6-8個月到18個月-2歲,一般6、7個月開始,他們發現媽媽和自己不是一體的,但卻還不能理解“客體永存性”,我們大人知道,一件事物客觀存在,你暫時看不見它,它也是存在的。但寶寶會以為“看不見”=“不存在”,媽媽離開=媽媽不見了/媽媽不要我了。
所以在這個階段,寶寶在和媽媽分開時哭鬧,離不開媽媽,這和吃飯、走路一樣是正常的,全世界的寶寶都會經歷。他們把媽媽作為安全基地,確認媽媽在身邊,才敢繼續探索新天地。
到了雙向關係形成(18個月-2歲以後)階段,智力和語言能力的迅速發展,讓寶寶開始理解媽媽的離開和返回,不會再以為離開=不見了。
這階段開始,寶寶們分離焦慮減少,但不同的寶寶在和媽媽分離時的表現會不同,有些寶寶依然會哭鬧,有些不會。
如何更好的解決分離焦慮呢?其實最簡單的就是和寶寶玩“躲貓貓”遊戲,可以幫他認識“客體永存性”,具體步驟如下:
1)媽媽把自己的臉擋住,或者先找個地方躲起來幾秒鐘;
2)做個誇張的表情再出現,觀察寶寶的表情。
3)告訴寶寶:寶寶暫時看不見媽媽,並不是媽媽不在了。
-
4 # 團團圓圓愛媽媽
對於這種情況,建議做好如下安排。
一、家庭方面:既然是重返職場,那麼就要提前安排好照顧孩子的人選,比如孩子的奶奶或者姥姥,或者保姆。最好提前一個月到家裡面,關注孩子的衣食住行,熟悉孩子的秉性,融入孩子的生活。媽媽這個時候,可以有意讓照顧孩子的人例如奶奶參與育兒,自己適當地放手,也培養孩子與奶奶的感情。
二、孩子方面:要告訴孩子,媽媽需要上班了,還要告訴媽媽中午會回來看看寶寶(儘量中午回家看下孩子),晚上大概幾點下班;還可以告訴孩子什麼是上班,為什麼上班。也可以跟孩子玩“去上班”角色扮演的遊戲,讓孩子知道上班是怎麼回事,把媽媽上班當做是場遊戲。最好給孩子準備一個小玩偶,充當媽媽的替代者,當媽媽上班時,讓小玩偶陪伴孩子,給孩子予心理慰籍。
三、媽媽方面:首先要告訴全職媽媽的是“孩子比你想象的更堅強”。既然選擇了迴歸職場,就義無反顧的去,即便孩子會有哭泣,但是媽媽首先態度要堅決,你的態度決定了孩子的焦慮程度。其實孩子也在試探媽媽,是否能退讓。一但孩子發現改變不了媽媽,自己也會很快適應沒有媽媽的生活。
孩子終究是一個獨立的個體,總有一天他會外出追逐夢想。媽媽上班的離開,是她成長路上的一小步,所以坦然面對吧,相信孩子可以克服困難的。
-
5 # 讀書與成長
大部分孩子多多少少都有一些分離焦慮的症狀,只是有的表現嚴重,有的表現不嚴重。
比如有的孩子上幼兒園的時候,會哭泣幾天,有的會連續哭泣一個多月,有的竟然一點兒都不哭,這和孩子從小的教育環境,家庭環境,接觸的人是有關係的。
你這種情況,可能是從小孩子,跟著你時間比較多,接觸的人比較少,離開媽媽的懷抱,孩子產生焦慮也是正常的。
如何面對?應該讓孩子學著適應,有時間的時候多帶孩子去外面看看,多接觸陌生人,多和別的小朋友玩。
在家的時候也可以練習分離情況:比如和孩子在同一個屋子裡邊,告訴孩子,要去廚房拿些東西,一分鐘就回來,讓他隨時聽到你的聲音,此時讓他人陪伴,孩子應該能勉強接受。這個時間從一分鐘、五分鐘到十分鐘逐漸變長,但每次都信守承諾,都讓孩子看到媽媽會準時回來。
上班的時候也告訴孩子幾點會準時回來,或者是幾點會準時接孩子。效果應該會好一些。
-
6 # 蜜桃姐姐
重返職場前,處理“分離焦慮”的方式
當媽媽重返職場時,往往多少會帶有罪惡感。如果能有較多家人支援媽媽回到職場,媽媽比較可以保持客觀,有足夠的信心相信自己仍然是個好母親,而能溫和而堅定地面對與寶寶的分離,以及面對寶寶的分離焦慮情緒。
若要將寶寶交給託嬰中心或保母照顧,必須有一段分離緩衝期,採漸進式的引導,引起寶寶的好奇心,繼而敢去嘗試。最好分階段讓寶寶習慣分離的經驗,例如:托育前先與保母見面、去保母家熟悉環境幾次,托育時先從幾個小時再漸進至半天,最後變成一天。
寶寶會學習“原諒”與體諒爸媽的離開
必要時,離開前可以好好抱抱寶寶,然後揮手說再見,溫暖而堅定地離開。這是讓寶寶練習處理分離焦慮的好機會。其實寶寶都有很令人感動的能力:可以原諒讓他們失望的東西或物件。孩子往往是反映父母內在的鏡子,有時父母要思考:“這是孩子對我的期待,還是我對自己的期待?”寶寶終究會需要與主要照顧者分離,發展屬於自己的世界。藉由觀察寶寶及照顧者自己是否已經準備好,也可以讓處理“分離焦慮”的過程更順利。
在媽媽重返職場後,有些寶寶會突然拒絕媽媽所準備的食物,或者在回家時對媽媽表現冷漠,這是因為寶寶在情緒的調節上還不夠成熟,有時會有延遲出現的“暴風雨”。當寶寶有足夠的安全感,確認環境及主要照顧者可以包容自己的內在憤怒時才會表現出來。對此,媽媽也可以保持彈性,配合寶寶的狀況,適時調整托育時數。
注意!分離時,絕對不要偷偷離開
父母和寶寶離別時,絕對不要沒說再見就偷偷離開,會讓寶寶沒有心理準備的機會,陷入像剛出生時的混亂及困惑,覺得外在環境不安全,而導致更難有信任的關係;此外,也要儘量避免在父母生氣、用威脅恐嚇的語氣、或寶寶睡著時與寶寶分離,這樣寶寶會難以建立安全感,對分離焦慮的處理並沒有幫助。
回覆列表
有了寶寶的職場媽媽都有說不完的苦水。每次面對與寶寶的分離,對於媽媽來說都是揪心的痛。很多現實是很殘酷的,職場媽媽們根本不能兩邊兼顧,只能狠心進入職場中去。但職場媽媽們也不用太擔心,用對方法還是可以搞定寶寶的分離焦慮的。
寶寶的分離焦慮是幼兒時期正常的情緒發洩。但父母一定要重視寶寶的分離焦慮,找出正確的應對方法,幫助寶寶緩解焦慮情緒。
首先在寶寶出生時確定長期幫忙帶寶寶的人,讓寶寶對他熟悉,親近,平時多抱抱寶寶,否則等媽媽上班時,寶寶會對陌生人的照顧產生恐懼,排斥的情緒。
在媽媽在家期間,要給寶寶多準備幾個奶瓶,選擇寶寶喜歡的,讓寶寶習慣用奶瓶喝奶。即便是母乳餵養,媽媽也要鍛鍊寶寶用奶瓶,以便媽媽上班後有寶寶不用奶瓶喝奶的情況發生。
媽媽在上班之前要和寶寶耐心溝通,告訴他媽媽要去上班了,媽媽會非常想念寶寶的,等媽媽下班後就會回來。讓寶寶提前有心理準備。寶寶這時會有哭鬧焦慮情緒,但媽媽要安慰他,告訴他這是沒法改變的,向孩子保證會按時回來並給他帶個小禮物,媽媽一定不要看寶寶哭了,就心疼跟著哭了,這樣寶寶會鬧的更厲害。
不要在寶寶睡覺後或不注意的時候偷偷走,這樣看似簡單實際寶寶的心裡會更加焦慮。
走的時候跟寶寶愉快的說再見,再見的時候不要停留太久,表情一定要高興,記住說再見的時候再向孩子承諾一遍,媽媽下班就會回家陪寶寶。一定要堅定的說完再見走開。這樣寶寶即便大哭在你走後很快就會雨過天晴的。
下班回家先抱寶寶,高質量的陪伴寶寶。相信寶寶會輕鬆度過分離焦慮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