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波士頓鬧市區一間昏暗的房間裡,一位患有焦慮症的詩人正滿頭大汗地念著他創作的新詩,臺下的聽眾有的在剪指甲,有的在打呼嚕,還有的將手中的可樂罐兒捏得嘎嘎作響。但詩人似乎毫不在意麵前發生的一切,視若無睹地念完了他的長詩。
也許你會以為這是某部好萊塢電影中的場景,而事實上,這看似殘酷的一幕發生在波士頓一家心理診所。美國著名心理醫生巴勞正在試驗他最得意的衝擊療法。害怕當眾宣讀作品的詩人本傑明是巴勞的病人,而那些故意讓他難堪的聽眾也是巴勞請來協助治療的幫手。本傑明事後表示,雖然他對眾人藐視他的新作感到沮喪,但是為自己終於能夠勇敢地面對恐懼而感到欣慰。本傑明還透露,巴勞佈置給他的“家庭作業”就是每天站在繁華的鬧市街口朗誦詩歌。
衝擊療法的療效與原理
毫無疑問,巴勞博士發明的衝擊療法在心理治療上是一個嶄新的里程碑。根據他的理論,傳統的放鬆療法和輔助藥物並不能一勞永逸地消除病人的焦慮,而是將病症暫時隱藏,一旦出現誘發因素,焦慮將再度出現。因此,治療焦慮的最好辦法就是讓病人反覆面對他們最恐懼的場景,比如,醫生不斷詢問病人最傷心的往事,然後和病人開誠佈公地討論感受。透過這種強烈的心理衝擊,使患者對外部壓力產生適應感。
巴勞認為,心理病人的問題不是痛苦本身,而是他們面對痛苦的態度。巴勞說,在理想狀態下,他能讓焦慮病人在5~8天內就消除症狀,85%的病人經過幾個月的治療後感覺良好。而在以往,大多數病人治療了幾年也絲毫不見成效。
商人傑夫是巴勞的病人中最勇敢的一位。他患有嚴重的恐懼獨處的心理疾病。在巴勞的建議下,他將自己關在汽車後部的行李廂裡。第一次他堅持了3分鐘,幾個療程之後,傑夫可以在那裡待上半個小時,直到他感覺無聊為止。巴勞診所提供的一盤錄影帶還顯示,一位恐懼飛行的女病人花了2500美元的機票費,每天乘坐飛機往返于波士頓和紐約之間,經過124個小時的飛行後,她的恐懼已完全消失。
心理太脆弱者不適合用衝擊療法
的確,衝擊療法有其殘酷的一面,那些心理脆弱不堪的病人可能並不適合這種療法。
巴勞自己也承認,願意接受衝擊療法的病人都必須勇於面對現實,並且對克服焦慮充滿自信。巴勞的一位病人帕美拉就沒有這樣的勇氣,她因害怕當眾演講而尋求巴勞的幫助,但在聽說了衝擊療法的概況後就宣佈放棄。她說:“衝擊療法和我父母從小對我的教育一樣,都要我面對現實,戰勝恐懼,但我做不到。”
在治療焦慮症病人獲得初步成效後,巴勞目前已開始將衝擊療法運用到憂鬱症病人身上。不過,心理學界對於衝擊療法能否治療憂鬱症有所懷疑,因為焦慮和憂鬱是完全不同的病症,前者是賦予事物太多的意義而產生恐懼,而後者則是認為任何事物都沒有意義而引發憂鬱。巴勞承認,衝擊療法對於憂鬱症的療效,要比焦慮症差。
巴勞從20世紀60年代開始從事心理治療研究,經過幾十年的實踐,他對傳統的放鬆療法失去了信心,獨闢蹊徑開創了衝擊療法。目前,美國已有許多心理診所向病人提供衝擊療法。紐約著名的心理學家勞倫?斯萊特說,儘管對巴勞的衝擊療法還有爭議,但它畢竟為心理治療開闢了嶄新的研究領域。
在波士頓鬧市區一間昏暗的房間裡,一位患有焦慮症的詩人正滿頭大汗地念著他創作的新詩,臺下的聽眾有的在剪指甲,有的在打呼嚕,還有的將手中的可樂罐兒捏得嘎嘎作響。但詩人似乎毫不在意麵前發生的一切,視若無睹地念完了他的長詩。
也許你會以為這是某部好萊塢電影中的場景,而事實上,這看似殘酷的一幕發生在波士頓一家心理診所。美國著名心理醫生巴勞正在試驗他最得意的衝擊療法。害怕當眾宣讀作品的詩人本傑明是巴勞的病人,而那些故意讓他難堪的聽眾也是巴勞請來協助治療的幫手。本傑明事後表示,雖然他對眾人藐視他的新作感到沮喪,但是為自己終於能夠勇敢地面對恐懼而感到欣慰。本傑明還透露,巴勞佈置給他的“家庭作業”就是每天站在繁華的鬧市街口朗誦詩歌。
衝擊療法的療效與原理
毫無疑問,巴勞博士發明的衝擊療法在心理治療上是一個嶄新的里程碑。根據他的理論,傳統的放鬆療法和輔助藥物並不能一勞永逸地消除病人的焦慮,而是將病症暫時隱藏,一旦出現誘發因素,焦慮將再度出現。因此,治療焦慮的最好辦法就是讓病人反覆面對他們最恐懼的場景,比如,醫生不斷詢問病人最傷心的往事,然後和病人開誠佈公地討論感受。透過這種強烈的心理衝擊,使患者對外部壓力產生適應感。
巴勞認為,心理病人的問題不是痛苦本身,而是他們面對痛苦的態度。巴勞說,在理想狀態下,他能讓焦慮病人在5~8天內就消除症狀,85%的病人經過幾個月的治療後感覺良好。而在以往,大多數病人治療了幾年也絲毫不見成效。
商人傑夫是巴勞的病人中最勇敢的一位。他患有嚴重的恐懼獨處的心理疾病。在巴勞的建議下,他將自己關在汽車後部的行李廂裡。第一次他堅持了3分鐘,幾個療程之後,傑夫可以在那裡待上半個小時,直到他感覺無聊為止。巴勞診所提供的一盤錄影帶還顯示,一位恐懼飛行的女病人花了2500美元的機票費,每天乘坐飛機往返于波士頓和紐約之間,經過124個小時的飛行後,她的恐懼已完全消失。
心理太脆弱者不適合用衝擊療法
的確,衝擊療法有其殘酷的一面,那些心理脆弱不堪的病人可能並不適合這種療法。
巴勞自己也承認,願意接受衝擊療法的病人都必須勇於面對現實,並且對克服焦慮充滿自信。巴勞的一位病人帕美拉就沒有這樣的勇氣,她因害怕當眾演講而尋求巴勞的幫助,但在聽說了衝擊療法的概況後就宣佈放棄。她說:“衝擊療法和我父母從小對我的教育一樣,都要我面對現實,戰勝恐懼,但我做不到。”
在治療焦慮症病人獲得初步成效後,巴勞目前已開始將衝擊療法運用到憂鬱症病人身上。不過,心理學界對於衝擊療法能否治療憂鬱症有所懷疑,因為焦慮和憂鬱是完全不同的病症,前者是賦予事物太多的意義而產生恐懼,而後者則是認為任何事物都沒有意義而引發憂鬱。巴勞承認,衝擊療法對於憂鬱症的療效,要比焦慮症差。
巴勞從20世紀60年代開始從事心理治療研究,經過幾十年的實踐,他對傳統的放鬆療法失去了信心,獨闢蹊徑開創了衝擊療法。目前,美國已有許多心理診所向病人提供衝擊療法。紐約著名的心理學家勞倫?斯萊特說,儘管對巴勞的衝擊療法還有爭議,但它畢竟為心理治療開闢了嶄新的研究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