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魔投譚

    作為投資人,我自己還未參與到D輪融資,我主要做A輪。但對於這個話題,我有3點看法:

    融資是一個企業在未獲得市場利潤時佔據市場份額時的糧草。常言道,兵馬未動,糧草先行。對於商業競爭也是如此,在網際網路的使用者流量時代,每個公司都在搶佔使用者的選擇。比如滴滴與快的補貼大戰、百團大戰、二手車大戰、電商大戰、共享腳踏車等,這些無一例外都是靠融資的資金來做市場。D輪融資,對於一家網際網路公司來說,基本上都是億級美元的規模,參與方可能都有主權基金介入,這是一個支援公司發展的利好。在這個階段基本上市場規模與品牌認知已經存在市場很多年,舉個例子,比如美團大眾點評。這本來是兩家,現在合併,而且王興本人對於網際網路下半場還在佈局,而且資金規模融資好像已經過了D輪。一般來說,D輪過了,公司基本上都是在謀劃上市。在這裡說的一般情況,是在上市前的一種認購買賣,並不是公開交易,說不定還有老股轉讓。這裡的金額基本上不是公司考慮的主要方面,而是引入市場戰略合作者,做大估值,在上市的過程中可以獲得溢價估值。比如最近上市的華米科技,作為小米生態鏈的首家上市公司,市場關注度可以說是非常高。
  • 2 # 狗娃小袁

    我現在所在的公司剛剛完成D輪融資。有幸成為親歷者,也說說一些見解。一般完成D輪融資的公司被稱之為獨角獸公司。而大部分獨角獸遇到的問題,歸根結底就兩個:一個是流量增長乏力,一個是業務增收乏力;前者和人有關,後者和錢有關。這都是事關一家創業公司估值的底層資料。 但整個移動網際網路的流量已經到了臨界點,紅利期差不多到頭了,大家想透過大規模使用者增長來實現公司成長越來越難了。這是巨頭的魔咒,更是創業公司的魔咒,獨角獸們當然也不例外。 網際網路創業最瘋狂的時候,一個使用者的獲取成本可以達到幾百元,但很多時候燒錢的目的僅僅是「獲取」。獲取之後有沒有日活、有沒有月活,就不管了,也管不了。這是典型的傳統流量思維。 過去一年,「網際網路下半場」一說流行起來,各種解讀層出不窮,我覺得最核心的,就是深度挖掘使用者價值。什麼是使用者價值?首先應該是使用者時間。沒有使用者停留時長,就談不上使用者價值,更談不上「深度挖掘」。所以,到了這個階段公司要想上市,必須在取得足夠大規模的使用者體量之後,更要重視獲得爭奪使用者時長的問題。以上,希望跟大家多交流。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簡單又好聽的鋼琴簡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