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神奇九州
-
2 # 知足常樂6144539457
過年祭祖這基本上全國普遍都有這習俗,但隨著時代的變遷,人的思想理念和意識範疇也逐漸發生變化,現在也有相當一部分地方沒有拜祖。這也不奇怪。
但在我們廣東等一帶仍然有祭祖習慣,主要是除夕上午要拜三柱香,祭品主要有三牲、五果,蕉梨桔(招來吉)的意思,其他祭品可靈活搭配。
古人的思想也是希望死後有子孫祭拜,也可傳宗接代,香火不斷,但現在剩男剩女這麼多,就註定一部分人要絕後,也就沒有子孫祭拜,再說有子孫的他們也不一定信這一套。但我卻覺得這是一種古代傳統文化和傳承,過年是應該祭祖,所謂飲水思源,不要“欺師滅祖”。
-
3 # 味哎兒
謝您約題。
春節誥祖有多式:自內心默誥.焚香即為誥.向祖墳方向處遙誥.誥牌位.誥祠堂.至墳處祭誥。不論哪樣都可選用有效。
此為心裡有時就有,心裡無時自無的現象。
祝您興旺發達。
-
4 # 文史常青樹
有的,祭祖從年三十到十五總共有三次。
年三十吃團年飯之前,有父親或長兄主持,先焚香三鞠躬祭拜,然後盛上飯,擺上筷子,斟茶酌酒,請祖宗來團年,並鳴放鞭炮。
吃完團年飯,天黑之前,每家大小去墓地祭拜。
先用紙做個燈,中間點上蠟燭,現在有塑膠彩燈,插在地上即可。俗稱”上亮”,就是怕祖先黑,點上燈照明的意思。
然後按長幼順序排隊磕頭作揖,每人必須上三柱香,全部完之後,放鞭即可離開了。
你可以看到平時漆黑的夜裡,墓地到處星星點點,有些氣氛。
正月十五同這程式差不多,磕頭燒香放鞭,祭祖便要等到清明節插青了。
我們是雲南的,在以前我們這裡過年是沒有祭祖的習俗,明年從大年三十叫接年,需要三碗飯,一碗酒,一塊碗大方形的肉,各種水果零食。用一個篩子裝住,端著篩子先從大門門神叩拜三頭,在向灶王爺叩拜三個頭,最後端到祖先靈位在叩拜磕三頭,就把酒肉飯,零食,水果都放在祖先靈位面前。這一天叫迎新年,然後每天都如此,一直到初三早上就要反過來,先從祖先靈位磕頭依次到大門,這一天叫送年。祭祖掃墓都是在清明節,現在因為很多人為了生活,很多人都外出打工太遠,清明放假時間不夠,無法回家掃墓,所以到年底回來過年,就利用過年時間初二去祭祖掃墓,作為代替清明節的祭祖掃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