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璞麌

    很多人在問學音樂是不是真的會變得更聰明這件事。個人覺得,這麼久接觸下來那麼多學音樂的孩子,不敢說絕對,但大部分學音樂的孩子相比較普通孩子來說確實更敏銳,對新知識和新事物的接受能力也會強很多。

    其實這件事情真的不是玄學,美國的科學家曾經做過論證,如果把大腦比作一座工廠,那麼聽音樂和演奏樂器對於這座工廠來說,是一項大工程,許多個重要的車間都會被調動起來。科學家們曾經用核磁共振技術掃描過樂手,或者聽音樂人的大腦,發現各個重要的大腦區域,都對音樂產生了強烈反應。比如,對於彈鋼琴之類,需要雙手進行的樂器演奏,就刺激鍛鍊了胼胝體,這個部分連線了大腦左右兩側半球,非常重要,如果長期受到刺激,人的協調能力就會得到很大的改善;人在演奏樂器或者跳舞時的觸覺反應,刺激了大腦中的運動皮層,這個部門專門控制人的肢體運動。除此之外,參與的其他部分還有,負責記憶功能的海馬體,負責情緒控制的杏仁核,負責視覺感受和反應的視覺皮層等等,這些重要部位,在音樂聲當中,共同運作,產生了和諧的腦電波,使得腦功能達到了最最佳化狀態。當然,就算沒有學習樂器,常常聽聽音樂對大腦也是獲益匪淺。科學家們已經透過實驗證明,音樂,尤其是複雜的古典音樂,對大腦各種功能也能產生良性刺激。

    說一下個人覺得比較重要的幾個典型特徵:

    學音樂首先鍛鍊的就是空間分析能力,看起來兩者好像沒什麼關係,但是舉例來說,像解決特別困難的問題,安排複雜的事情,搞清楚它們之間的關聯,解答謎題之類的活動,都需要我們的空間資訊想象和處理能力。研究表明,進行空間分析的腦力活動和聽古典音樂是相同的。所以,當我們欣賞古典音樂的時候,我們的大腦就好像在處理空間資訊,在不知不覺中,大腦得到了鍛鍊。我們可以透過聆聽巴赫的作品起到這樣的效果,如果聽巴赫的作品所起的效果還不夠好,那麼就學習演奏樂器吧。學習演奏樂器時間越長,這種能力提高得越多,最多可以提升30%。,其次,增強聽覺處理能力,音樂家們的聽覺能力顯然比普通人更強,他們的聽覺注意力,就是區分不同聲音的能力和聽覺記憶力,就是能記住所聽見的內容的能力都比常人要好。這是因為音樂改善了大腦功能。普通人如果提高了這些能力,對考試、記住重要的資訊、改善語言回憶能力都有很大幫助。

    最後,大量的樂器技巧練習有助於運動功能的強化,我們可以注意到,那些從小就開始讀樂譜,練習樂器的孩子,他們的視覺功能和運動技巧都會優於同齡人。當然,成年人學習讀樂譜,練習越多,視覺功能和運動技能強化得就越明顯。另外,演奏樂器還有其他好處:雙手練習樂器,如彈鋼琴或拉小提琴,可以刺激兩側大腦發育,讓大腦功能增強。在演奏樂器時同時唱出來,可以幫助人學得更快並且不容易忘掉。聆聽或演奏激揚的音樂會讓大腦產生更多的多巴胺,多巴胺被稱為“愉悅激素”,從而改善我們的情緒,讓我們高興。當我們高興時,大腦更容易接受新鮮事物和不同的想法,促進形成更好的工作習慣,創造更優異的結果。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蠶繭變成蛾子後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