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不正經的軍棍

    北歐東西多啊,北歐地理位置非常好。

    希特勒拿下波蘭後,在1940年大舉北上,進攻丹麥和挪威,丹麥象徵性放了兩槍,然後,宣佈投降了,挪威抵抗了兩個月,也淪陷了。

    希特勒的目標

    希特勒發動二戰,其實就是為了讓德意志制霸世界,而制霸世界,首先拿下的就是歐洲,希特勒於1939年拿下波蘭後,開始制定的是向西作戰的計劃,而計劃之前,拿下的應該是北歐。

    挪威丹麥有什麼?

    挪威有重水,重水我們知道,這東西是造原子彈用的,當時世界上只有挪威的諾爾斯克電氣化工廠可以提煉重水,這就體現一句話了“匹夫無罪懷璧其罪”,你有重水,我要重水,我就打你唄,買賣是沒用的,人家賣不賣就一說了,直接搶來不更划算?

    地理優勢

    挪威處於一個很關鍵的位置,瑞典早就倒向了德國,而德國的鐵礦砂最主要的來源就是瑞典,這是造飛機大炮的重要資源,而且,冬天鐵礦砂想過來,就必須經過挪威,幾乎所有海上航線都在挪威境內,這就有點恐怖了。所以,打下挪威,才能完完全全保證了這條航線的安全。畢竟沒了鐵礦砂,德國的裝甲也就沒了。

    海上優勢

    德國一戰時期,德國海軍都被堵在了波羅的海中,而拿下挪威丹麥,就是打開了出海口,德國的軍艦走在這個位置,可以很好的躲避追擊,並且還能受到德國空軍方面的保護。

    “韋斯特瓦爾德”事件同樣是進攻挪威的一個主要原因,簡單來說,就是德國和英國在挪威有矛盾,而德國和英國是對立的,兩個交戰國家在第三國領土上的衝突,希特勒也只能認為,挪威已經倒向了丹麥,揍他。

  • 2 # 荷昇

    四語說說,一語:政治考慮,此舉讓芬蘭,等中立國選擇站隊。二語:經濟上切斷英國與蘇聯的聯絡。三語:史裡芬計劃的陰影,德國不能兩線作戰(至少在戰勝西歐前)。四語:摧毀蘇聯前的戰略伏筆。

  • 3 # 成都地產逍遙君

    斯堪的納維亞,最看重這塊地區的就是德國海軍了,這點應該不難理解。英國在一戰時用魚雷和巡邏艦隊沿著設得蘭群島至挪威海岸佈置的封鎖線讓德國海軍十分憋屈,所謂的大洋艦隊永遠掌控不了大洋。(日德蘭海戰)

    因此在1939年戰爭剛剛爆發時,海軍的三號人物魯爾夫·卡爾斯海軍上將就開始給海軍元帥雷德爾連連發信,說明德國佔領挪威海岸的重要性,雷德爾自身也是一位渴望重現公海艦隊榮光的人物,因此早早就將對北歐的企劃上報給了希特勒,而希特勒最初是不太注意的,到了1939年冬天,這個提案又得到了重視。

    寒冬來臨阻礙了瑞典鐵礦石運輸的航線——從波的尼亞灣越過波羅的海直接到達德國,可到了冬天這條航線會結厚冰,因此只能用鐵路先運到挪威港口納爾維克,再沿著德國海岸運到德國。

    本來這樣倒也沒有什麼問題,英國沒有撕破臉皮。不會去進攻那些挪威領海以內的德國運輸船,但英法聯軍準備對芬蘭抵抗俄國入侵的援助改變了這一局勢。

    就如同雷德爾趁機提醒的那樣,如果盟軍被允許透過,那麼一定會藉此留駐兵力截斷瑞典的鐵礦砂供給線。希特勒是絕對不會坐視這種事發生的。

    至於其他更深層次的原因,我覺得應該當時沒有考慮到,因為威塞演習根本都沒有同陸軍總司令部和陸軍參謀總部商量過,就連戈林也是直到最後一刻才得到參與通知的,因此這並不是一個結構嚴謹,環環相扣戰略目標的一部分,算是一個迫於威脅而產生的即興作品。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手機可以掃動態碼付款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