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邏輯文史游

    一說到過年,無論古今,大家都是想要討個吉利的,所以過年穿新衣,畫新妝也是理所應當的事情。在《木蘭辭》中有著當窗理雲鬢,對鏡帖花黃的描寫。在讀書的時候看到此句,單單以為是花木蘭要換回女裝了,所以往臉上貼了兩朵小黃花,但其實並非這樣。古今女子們的相貌在變,顏值在變,審美也在變。

    事實上詩中的花黃通常指的是“額黃”,為古代女子臉部的一種裝飾品。說起額黃最早起源於秦朝,具體就是把金色的紙剪成各種喜歡的裝飾圖樣,從魏晉南北朝隋唐開始這一步驟有了簡化,許多女子直接在額頭用金色妝粉塗成形狀。

    南北朝時佛教的盛行,一些女子直接將額頭塗成黃色,引領當時的時尚潮流,再後來就發展到五官的各個部分都有了獨特的妝容,像嘴角、酒窩、耳垂等地方都有了各自獨特的名稱,如,折枝花子、花勝、花靨等等,和我們現代相比較額黃大有比肩粉底和修容之功效。

    南朝蕭綱《美女篇》有詩曰:

    約黃能效月,裁金巧作星。

    可見當時的流行風向標。花木蘭屬於哪個朝代現在尚有爭議,但在那樣一個大背景下,木蘭敢女扮男裝替父從軍,戰後又卸甲歸田撫養父母,實在是太不容易。她既有女兒情懷,又有英雄氣概,是古代傑出的巾幗英雄,值得我們去學習。

    梳洗打扮之後,古代女子過年必備的兩個專案就是走百病和摸門釘了。走百病通俗來講就是過橋,走的越多神靈就保佑你身體越來越好。摸門釘是指為了求子而去正陽門摸門釘,寓意人丁興旺。因此有詩曰:

    提前祝大家新年快樂

  • 2 # 十項全能斜槓青年

    花黃也稱花子,是古代漢族婦女臉部的一種女性額飾,又稱額黃、鵝黃、鴨黃、約黃等。它是用彩色光紙、綢羅、雲母片、蟬翼、蜻蜒翅乃至魚骨等為原料,染成金黃、霽紅或翠綠等色,剪作花、鳥、魚等形,貼上於額頭、酒靨、嘴角、鬢邊等處。因所貼部位及飾物質、色狀不同,又有"折枝花子"、"花油花子"、"花勝"、"羅勝"、"花靨"、"眉翠"、"翠鈿"、"金鈿"等名目。與花黃相近的額飾還有花鈿。

    花黃是把黃金色的紙剪成各式裝飾圖樣,或是在額間塗上黃色。這種化妝方式起自秦代,至南北朝隋唐時始成為流行的婦女面飾。南北朝時佛教的盛行,愛美求新的女性從塗金的佛像上受到啟發,將額頭塗成黃色,漸成風習。

    南朝梁簡文帝蕭綱《美女篇》雲:"約黃能效月,裁金巧作星。"就是指額黃。

    北朝民歌 〈木蘭詩〉中就有對鏡帖花黃一句。到唐朝時額黃更加盛行。

    如盧照鄰詩:"片片行雲著蟬鬢,纖纖初月上鴨黃。"皮日休詩"半垂金粉如何似,靜婉臨溪照額黃",鄭史詩"最愛鉛華薄薄妝,更兼衣著又鵝黃",經過五代到宋代時,額黃還在流行,如宋彭汝勵詩:"有女夭夭稱細娘,珍珠落鬢面塗黃。"

    古時還時興過由額黃髮展而成的佛妝,張芸叟《使遼錄》中所說:"胡婦以黃物塗面如金,謂之佛妝。" 但這種潮流並未大範圍的在漢地流行。

    《中華古今注》中說,"花鈿"起始於秦朝始皇時代,但在隋以前的記載中找不到根據。又有說法是在三國時,吳國一官妻(孫和與鄧夫人)在丈夫醉酒舞如意時被誤傷,在用藥治療時,因藥內琥珀過多,傷口好後,留有赤痕不褪,反被視為嬌妍,於是世人紛紛效仿,都以丹點頰。

    另一說法是在宋高承《事物起源》中說花鈿起源是在南朝宋武帝時期,傳說宋武帝的一個最受寵愛的幼女壽陽公主一日與侍女在庭院玩耍,在章含殿下小歇,合目養神迷糊欲睡之際,忽從天空飄落下梅花花瓣,數朵花片散落在公主的額頭和臉頰邊,經過三日方才洗去,於是宮女紛紛效仿。

    還有一種說法,在高承《事物起源》卷三中《酉陽雜俎》曰:"今婦人面妝用花子,則前此已有其矣,似不起於上官氏也"。上官婉兒原為武后在文呈上的助手,唐中宗時封為昭容,至於上官婉兒額上的梅花(梅花妝),有人說是因為激怒了武則天,因罪施刑,以刀刺面後,為掩蓋刀痕而貼花。三種說法雖然難以考證哪個是實哪個是偽,但三者的共同點都是在偶然的情況下,使面部多了紅點,啟迪人的美感。

    這在王建的詩中記得十分詳細:"膩如雲母輕如粉,豔勝香黃薄勝蟬。點綠斜蒿新葉嫩,添紅石竹晚花鮮。鴛鴦比翼人初貼,蛺蝶重飛樣未傳。沉復蕭郎有情思,可憐春日鏡臺前。" 靨鈿又稱"貼花子"。靨鈿是在臉頰上點畫出如星如月的形狀,然後用胭脂、丹青塗抹上去。從新疆吐峪溝出土的繪畫殘片上,發現婦女面部有紅花子的裝飾痕跡,又從《搗練圖》中看到婦女額頭上有紅瓣花片的裝飾,《木蘭詩》中"當窗理雲鬢,對鏡貼花黃"的"花黃"即指將金箔剪刻出花形,裝飾在面部貼在額頭上的叫花鈿,貼在兩頰的是靨鈿。

  • 3 # 創史人

    花黃也稱花子,是古代婦女臉部的裝飾品。它是用彩色光紙、綢羅、雲母片、蟬翼、蜻蜒翅乃至魚骨等為原料,染成金黃、霽紅或翠綠等色,剪作花、鳥、魚等形,貼上於額頭、酒靨、嘴角、鬢邊等處。它自秦朝開始,到南北朝和隋唐時期開始成為一種流行的裝飾。“對鏡貼花黃”可以解釋為對著鏡子梳妝。

    這種化妝發生開始於南北朝時期,當時佛教大行其道,在唐朝杜牧的詩中曾有這樣的描寫:“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於是,愛美的女性從一座座佛像上得到啟發。將額頭上塗上黃色,漸漸的演變為一種風俗。

  • 4 # 徐鵬遠

    花黃又稱花子,是古代女性貼上或直接描畫在兩鬢、眉間或面頰上的一種裝飾,也稱花鈿、香鈿、面花等。貼上材料可以用彩色光紙、雲母片、魚鰾、絲綢、金箔、昆蟲翅膀、魚骨等物製作、形狀色彩各異,粘合劑則是純天然的魚鰾膠。

    花子起源於秦始皇時期,至魏晉南北朝隋唐時始成為流行的婦女面飾,但在出土的戰國時代女俑面部已經出現了花子的雛形。唐代是花子的鼎盛之時,在材質、顏色、形狀上都有極大豐富。到了清代,這種裝飾才逐漸被淘汰了。

    如今,許多大人仍然會在小孩的兩眉之間用口紅等顏料點個紅點,其實就是花子傳統的遺存,漢代的花子就是在面部點染紅色圓點,稱為“旳”。只是,那時候的紅點多是點在酒窩處。

    《木蘭詩》中的“對鏡貼花黃”其實確切說來應該是花子的一種,也稱鵝黃、額黃、鴉黃,是南北朝時期流行的一種樣式。花黃的時尚與佛教在中國的日漸盛行有關,是模彷彿像塗金的面容。而在花黃興起後,又催生了一種佛妝,即將整個面部全塗成黃色。不過這一潮流更多的是出現在“胡人”中,漢人並未流行。

    與花黃同時出現在南北朝的還有一種梅花妝,即梅花形狀的花子。最初是將梅花直接貼於面部,但因梅花有時令之限,所以後來就用黃色的花粉來畫。採用這種妝飾的都是沒有出閣的女子,慢慢的“黃花閨女”一詞便成未婚少女的專有稱謂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農曆十月二十一日是什麼星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