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8874795591716

    在過去,華人過去,華人養蘭花是不用現在這種細高盆的,那種細高盆是日本人發明的,後來臺灣和南韓由於歷史的原因,也接受了這樣的盆式。

    我們國家以前養蘭花大多用的是一種矮身敞口的盆子,就是下面圖片的那種;這種盆子的底部是圓弧型的,又叫它“鍋底盆”,盆子的底沿有圈底的,也有鼎足的,但上部基本一樣。種花用的是一種鬆軟的山泥,江浙地區叫這種山泥為“蘭花泥”。種的時候,蘭花球莖高出盆口3-5公分,盆面壘成饅頭型,然後鋪種一層“翠雲草”。以固定盆面,並且保溼。這種盆式看似好像沒什麼,其實是最符合蘭性的。其一,盆淺口大,盆土上下的乾溼能保持一致,不會象細高盆那樣上面乾透了,下面還是很溼;口大更利於通風透氣,大的盆面也更符合蘭根橫生的特點。其二,盆底是鍋底型的,出水眼在盆底的最低端,澆水後多餘的水全部流出,盆底不會積水。其三,土面高出盆口,球莖處的通風非常好,不容易悶傷新芽。其四,饅頭型的盆面中間高,四周漸低,也符合蘭花新芽越發越低的特點,即便幾年不換盆,也不會因為新芽發的太深而悶死土中。還有一點就是高盆面鋪種翠雲草,借鑑了中國盆景的造景方式,立體感更強烈,花更突出,翠雲草使盆面顯得更乾淨更富有生機。這些優點都是細高盆的缺點,可惜現在養蘭花用這種盆式的很少了!講玩兒,我們華人是最會玩兒了,佩服我們的老祖先們,真是玩的精緻。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現在種植什麼農作物能讓老百姓多掙點錢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