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7744992489391

    1、“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意思是“無論從事什麼行業都能做出成績,能成為專家,能人。”“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是中國家喻戶曉,婦孺皆知的諺語。具體出處沒有詳細的記載,很多皆為民間傳說。

    2、“三百六十行”,即是指各行各業的行當而言,也就是社會的工種。中國自唐代開始就有三十六行的記載。唐代的“行”,已非單純的區域組織,而主要是同業的組織。宋人周輝在《清波雜誌》一書中曾將“三十六行”記為:肉肆行、鮮魚行、海味行、米行、醬料行、花果行、宮粉行、酒行、茶行、湯店行、藥肆行、柴行、棺木行、絲綢行、成衣行、顧繡行、針線行、皮革行、扎作行、故舊行、仵作行、網古行、鼓樂行、雜耍行、彩與行,珠寶行,玉石行、文芳行、紙行、用具行。竹木行、鐵器行、陶土行、花紗行、驛傳行、巫行。明代田汝成在《西湖遊覽志餘》中提到杭州有“三百六十行”,可見,隨著社會的發展和社會分工的精細化,至少在明代,“三百六十行”之說就已經出現了。

    3、另有一說,“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這則諺語源自一個民間故事。宋神宗元豐年間(公元1078~1085年)名叫葉元清的新科狀元,金榜題名返鄉路上發生的故事,透過賣柴的樵夫,一個賣油郞和一個鄉下婦人不同的精湛手藝。狀元看了三人的表演,嘆了口氣說:“真是三十六行,行行出狀元啊!”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康熙王朝中容妃簡介及怎麼死的,歷史上有容妃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