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元芳有看法
-
2 # 蒲實3
你給父母的定義是沒文化,你是應該會受過一定的教育、有一定程度的文化,你用太文化的方式和沒文化的人溝通一定是不對頻。那就用沒文化的方式了,你是在跟生你養你的父母說話,是在自己家裡,別整外面的所謂大道理,別用對付社會那一套。從小到大,一個眼神一個動作都心領神會了,如果你不把自己看的太高的話,沒什麼溝通不了的。你父母可能沒文化,可不一定沒閱歷、沒經驗。
我們做子女的和父母溝通,很多時候其實並不是有沒有文化的關係,而是觀念的衝突導致意見上的巨大分歧,這是人類繁衍生息的自然規律,我們總是在不斷的否定上一代中成長,而上一代則在不斷的看衰下一代的擔憂中變老。
什麼叫有文化,什麼叫沒文化,從來沒有一個固定的完美答案,我們見過很多生活中沒有文化,甚至是文盲的為人父母者,但卻懂得人間的至真至理,而有些有文化的人反倒做出了更多缺乏教養的事情。
文化不止代表書本的知識,更包括人文素養,我總認為,一個優秀的孩子背後肯定有一對非常好的父母,可能沒文化,但絕對有人文素養。
比如題主,你的父母可能無法與你交流徐志摩和魯迅,也無法和你交流牛頓和愛迪生,他們無法對一部文學作品或影視節目做出文化解讀,但他們肯定會懂的很多社會人文知識,專業知識外的交流,和文化並沒有太大的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