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青年和中年時期相比,老年人身體功能會出現不同程度的衰退,具體表現為咀嚼和消化能力下降,嗅覺、味覺、視覺等感覺器官反應遲鈍,消化酶及激素水平異常等,這些都對老年人的食物攝取、消化和吸收造成影響,還會對老年人的能量需求產生一定的影響。國際上通常將20~39歲的基礎能量需求作為標準,40歲以上的年齡組,每增長10歲,即40~49歲、50~59歲、60~69歲和70歲以上,對基礎能量需求依次遞減5%、10%、20%和30%。這種緣於生理變化產生的能量攝入減少,繼而發生的體重減輕,稱作“生理性體重丟失”或“不刻意減重”。
“生理性體重丟失”也是機體衰老的標誌。具體來說,隨著年齡增長,機體丟失的主要是肌肉(骨骼肌)。一般認為,50歲以後體重每10年丟失接近3公斤。肌肉丟失,伴隨著肌力下降,50~60歲,每年肌力下降1.5%,60歲以後每年下降3%。肌肉丟失,機體的基礎代謝亦受到不良影響,過剩的能量將以脂肪(內臟脂肪)的形式存留體內。因此,老年人多出現四肢漸細、肚子漸肥的體形變化。
當然,人體成分分析儀可以更精確地給出骨骼肌、脂肪等的重量和分佈,是目前醫院營養科很重要的營養評估工具。
——追隨您的心聲 提供專業回答——
與青年和中年時期相比,老年人身體功能會出現不同程度的衰退,具體表現為咀嚼和消化能力下降,嗅覺、味覺、視覺等感覺器官反應遲鈍,消化酶及激素水平異常等,這些都對老年人的食物攝取、消化和吸收造成影響,還會對老年人的能量需求產生一定的影響。國際上通常將20~39歲的基礎能量需求作為標準,40歲以上的年齡組,每增長10歲,即40~49歲、50~59歲、60~69歲和70歲以上,對基礎能量需求依次遞減5%、10%、20%和30%。這種緣於生理變化產生的能量攝入減少,繼而發生的體重減輕,稱作“生理性體重丟失”或“不刻意減重”。
“生理性體重丟失”也是機體衰老的標誌。具體來說,隨著年齡增長,機體丟失的主要是肌肉(骨骼肌)。一般認為,50歲以後體重每10年丟失接近3公斤。肌肉丟失,伴隨著肌力下降,50~60歲,每年肌力下降1.5%,60歲以後每年下降3%。肌肉丟失,機體的基礎代謝亦受到不良影響,過剩的能量將以脂肪(內臟脂肪)的形式存留體內。因此,老年人多出現四肢漸細、肚子漸肥的體形變化。
老年人的適宜體重,用最簡易的演算法,理想體重=身高(可用年輕時的身高)-100,單位是公斤,這個數值上下浮動10%都可以看作是適宜體重。當然,人體成分分析儀可以更精確地給出骨骼肌、脂肪等的重量和分佈,是目前醫院營養科很重要的營養評估工具。
——追隨您的心聲 提供專業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