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9679820879769

    是的!

    莫爾斯是美國的一名動物學家,曾在日 本東京大學講授達爾文進化論。1877年6月 的一天,他從橫濱乘車去東京,途經大森車站的時候,意外地發現了這裡有一座類似墳墓 的堆積場,外面零零散散地出現一些貝殼、魚 骨等的化石。莫爾斯立即意識到這個堆積場 的重要價值。

    9月,他便組織考古隊對這裡進行了發掘,結果也證實了他的猜想,這裡出土 了貝殼、粗陶、石器、骨角器等數百件化石文 物。後經專家證實,這些文物所處的年代是 8000多年前的繩紋時期。

    莫爾斯發現的堆積場因為其中有著厚厚 的貝殼化石層而被形象地稱為“貝冢”。

    我們 知道,貝冢有著重要的考古價值。那麼,貝冢又是如何形成的呢?原來在新舊石器交替時 期,人類生活發生了一系列的變革,粗陶、弓 箭、磨製石器等迅速普及,人類的生產活動也 出現了轉型。繩紋時期的人們發現大海中有著取之不盡的食物資源,於是慢慢就由原來 的獵人變成了漁民。

    繩紋人在海邊捕撈魚類、 拾撿貝殼之類的食物,食用之後就會把魚骨、 貝殼等食物殘渣堆積起來,久而久之,便形成了今天所謂的“貝冢”。

    由此可見,貝冢多為史前時代人們飲食 殘渣的堆積場。由於貝冢儲存了不易腐爛的 骨角器和動物遺體等,並在短時間內形成很厚的貝層,因此便於瞭解文化的變遷。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哪首歌的歌詞裡有“浮沉浪似人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