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2422034408763
-
2 # 使用者4618083653657
宣敘調是開展劇情的段落,故事往往就在宣敘調裡進行,這時角色有較多對話,這種段落不適宜歌唱性太強,就用了半說半唱的方式,叫做宣敘調,它很像京劇裡的韻白。京劇中,青衣、小生或老生都有一種帶有誇張語音音調的唸白,它雖不是很旋律化,但可使道白便於與前後的歌唱銜接,其功能與西方歌劇裡的宣敘調很近似。歐洲歌劇早期的宣敘調非常不歌唱化,叫做“幹宣敘調”,往往是用古鋼琴彈奏一個和絃給一個調,歌者就在這個調裡用許多同音反覆的道白來敘述,這種同音反覆譯成中文非常難聽,因為中國語言是有四聲的抑揚頓挫的,我們華人不能用平平的音調唱:你今天吃飯了沒有?聽起來肯定好笑。所以我們在遇到這種“幹宣敘調”時,乾脆就拿掉了說唱,改成對白了。但到19世紀,隨著歌劇宣敘調的逐漸旋律化,如我們在演唱《茶花女》和《卡門》等歌劇時,就把宣敘調也譯配成中文了,有一點旋律性,就可以隨著旋律的高低,找到四聲合適的中文。
宣敘調也稱“朗誦調”,是歌劇和清唱劇中的一種獨唱曲體裁,它的歌詞常用說話語氣的散文形式寫成,旋律接近於朗誦,節奏自由。常用於詠歎調之前。它或是劇中人物的獨白,或是對話,起到敘述情節、介紹人物的作用。宣敘調雖近似說白,但有旋律記譜,在總譜上都有顯示。宣敘調在中國民族歌劇中很少見,只有在模仿西洋歌劇音樂手法的歌劇中才有此種唱段,但在中國傳統審美情趣和習慣的排斥下,這種形式在中國歌劇舞臺上極少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