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這個問題不完全準確。楊振寧畢業於西南聯合大學。西南聯合大學是北大、清華和南開三校合併,其中物理學這一塊是完全以清華為主。所以楊振寧目前還是以清華為校友自居的。當然,這個是個案。確實清華校友作為整體,還沒有什麼得諾獎的案例。這個要從多方面探討。
首先,整個中國科學的發展都是近20年才可以實現與國際先進水平完全對話的,還談不上超越和引領。諾獎獎的是重大原創性同時又對學術發展具有引領性的成果,而在近20年來,中國科學進步的最主要特徵就是追趕,追趕就意味著要模仿別人已有的工作,這就難以達到高度原創。這就讓中國科學家至少到目前為止,還難以產生諾獎級的成果。無疑清華大部分校友都在中國,所以清華在這一點上也不例外。
可能有人會問,改革開放以來數百萬學子出國,他們很多都透過在海外接受博士訓練成為了傑出的科學家,他們之中清華校友一定不少。為什麼這些人也沒有獲得諾獎的呢(當然這也就意味著清華的當代海外科學家校友還沒有問鼎諾獎的)?此處,筆者不得不做出一個很多人認可,但沒有經驗證據支援的陳述,那就是中國的基礎教育一直缺乏培養創新和創造性思維。這對於科研來說,是比較要命的。雖然對於清華校友,尤其是萬里挑一併接受了系統科學訓練的清華本科畢業生來說,這並不妨礙他們在一般意義上取得科學上的成功,但走到能得諾獎那個層次,可能還是有很大的挑戰。不過這個沒有完全的證據,只能是筆者揣測。
首先這個問題不完全準確。楊振寧畢業於西南聯合大學。西南聯合大學是北大、清華和南開三校合併,其中物理學這一塊是完全以清華為主。所以楊振寧目前還是以清華為校友自居的。當然,這個是個案。確實清華校友作為整體,還沒有什麼得諾獎的案例。這個要從多方面探討。
首先,整個中國科學的發展都是近20年才可以實現與國際先進水平完全對話的,還談不上超越和引領。諾獎獎的是重大原創性同時又對學術發展具有引領性的成果,而在近20年來,中國科學進步的最主要特徵就是追趕,追趕就意味著要模仿別人已有的工作,這就難以達到高度原創。這就讓中國科學家至少到目前為止,還難以產生諾獎級的成果。無疑清華大部分校友都在中國,所以清華在這一點上也不例外。
可能有人會問,改革開放以來數百萬學子出國,他們很多都透過在海外接受博士訓練成為了傑出的科學家,他們之中清華校友一定不少。為什麼這些人也沒有獲得諾獎的呢(當然這也就意味著清華的當代海外科學家校友還沒有問鼎諾獎的)?此處,筆者不得不做出一個很多人認可,但沒有經驗證據支援的陳述,那就是中國的基礎教育一直缺乏培養創新和創造性思維。這對於科研來說,是比較要命的。雖然對於清華校友,尤其是萬里挑一併接受了系統科學訓練的清華本科畢業生來說,這並不妨礙他們在一般意義上取得科學上的成功,但走到能得諾獎那個層次,可能還是有很大的挑戰。不過這個沒有完全的證據,只能是筆者揣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