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老朱捧卷觀史

    崇禎十七年(1644年)四月,李自成率大軍與滿清多爾袞和明總兵吳三桂率領的聯軍,在山海關展開會戰。李自成戰敗,被迫退出北京。其後,李自成率軍轉戰陝西、河南、湖北,繼續抗擊清軍。

    順治二年(1645年)五月,李自成在湖北通城縣九宮山,被當地鄉民以為是盜賊而誤殺。

    近來,根據考古發現,又有人提出李自成並未被殺,最後在湖南石門夾山寺出家的說法。其出家後釋號奉天玉。對此,還未有定論。

    李自成死後,尚有百萬之眾的農民起義軍,除被殲或降清或潰散外,餘部三十多萬人,分為兩大部分。一部分由劉體純、郝搖旗領導,一部分由李過、高一功、李來亨領導。這兩部活動於湖北、湖南一帶。後來,他們聯絡上南明湖廣總督何騰蛟、湖北巡撫堵胤錫等,接受南明隆武政權節制,走上了聯明抗清的道路。

    在這兩支部隊的配合下,南明政權一度收復了湖南全州、衡州等地。但終因南明政權的內部傾軋等原因,導致失敗。此後,劉體純、郝搖旗部轉戰貴州,李過、高一功、李來亨部轉戰廣西。

    轉戰過程中,李過病死,高一功遇伏陣亡。李來亨率部突圍,回到川鄂邊區,以湖北興山、茅麗山為中心建立抗清基地。後與劉體純、郝搖旗部在此匯合,擁兵數萬,號稱夔東十三家。

    清軍對夔東十三家展開多次圍剿,劉體純、郝搖旗先後犧牲。康熙三年初,清軍調集十萬人馬,圍剿李來亨部。抵抗幾個月後,李來亨兵敗,全家自焚而死。至此,在李自成死後,大順軍餘部堅持抗清21年後終於宣告失敗。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性格內向,不善交談的人如何與人交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