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海條子
-
2 # 閒看秋風999
多年前去廣州開會,發現自己簡直是來到了另一個國家。出門問路沒一個聽得懂普通話,連警察叔叔都不知道我說的是啥。接著去了深圳, 普通話才算是派上用場。
我當然不是廣州人,不過非常能理解那兒人對自己方言的情有獨鍾,舊情難捨,故土難離。
不會說廣府話,只是看資料得知,廣府話完整保留了古漢語平、上、去、入各分陰陽的調類格局,而且還從陰入中衍生出一箇中入調,是保留古漢語入聲最為完整的語言。
粵語包含-p、-t、-k、-n、-m、-ng六種韻尾,沒有北方方言所具有的捲舌音、兒化、輕聲等現象(這些北方方言特徵都是在中古以後發展形成的,廣府話並沒有跟隨北方方言發生這些變化)。
在語法方面,修飾成分後置、在人名前加“阿”表示親暱、“公雞”倒置成“雞公”等等,這些都是古漢語特徵的遺留。
這一點,在後來看電視劇《情滿珠江》以及其它有關香港題材影視作品時一一得到了驗證。
不過傳承似乎沒有必要。現在錄音錄影技術完全可以將廣府話儲存下來,讓專家或者專業人士去傳承吧!
如果你是個北方人,俗稱北佬或北妹。傳不傳承這種……,是否你該說的呢?當然廣東人是喜歡入粵的北方人學習和講粵語的,這增加親切感。如果你是個廣府人,你由生出來就應該負起這責任,因為這是你的母語。這可是西方承認的中國第二語言,除非你已經被北化,那麼我盡最大的努力來邀請你回到這個生你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