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爐火漫談
-
2 # 嘴孬心不壞
自私的人很少有感恩的想法。形成的原因是"壟斷獨佔"慣了,認為什麼好處就應該是他(她)的,且從不分析深思這好處是怎麼得來的、是誰給的,如果這個人一輩子都這樣,那麼這個人就是個廢人!他(她)這輩子將於人類無關、於社會無益、於家庭無用,甚至反人類、危害社會、毀壞家庭。最好的辦法是讓他(她)從自私的反面案例中去體會、去感悟,否則就讓其吃過幾次虧會後去反省。
簡而言之,當慣了小皇帝、小公主,誰會想要跟其他人分享呢?
既然找到了原因,我們就該對症下藥!想方設法去打破這種孩子的慣性心理。
第一、營造媽媽愛孩子,爸爸愛媽媽的家庭氛圍。從情感上逐漸讓孩子感受到家庭中人人平等,自己並不是家庭的中心;
第二.、多帶孩子參加集體活動,開啟孩子通往世界的大門。在團結協作中學會互助和分享,形成夥伴意識和集體意識;
第三、加強心理引導,多對孩子描述分享帶來的價值。在孩子的分享快樂可以交到更多朋友,分享玩具可以玩到更多玩具...當孩子意識到分享能夠帶來價值時,他會去主動分享的。
自私這種心理狀態並不可怕,可怕的是父母一方面讓孩子去分享,另一方面還把孩子當成"太子"寵。請父母們統一思想和行動,全面引導孩子摒棄利己主義的慣性心理,逐步尋找分享帶來的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