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薪20萬以上,地方隨便選,餘生幾乎必然是國內最高工資群體之一,算不算2018-2019年最大的職場錦鯉呢?
而我如果說,這只是一位導師送給他的碩士畢業生的禮物呢?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的2016屆研究生南昊,就是這樣一個錦鯉,他的導師將他作為一篇《自然》(通訊)雜誌的權威基礎學論文的第一作者,讓他的人生將變得如此不同。
這種成果的第一作者必然是全國各大高校爭搶的科研人員,熬到老很大機率會成為中國科研最高殿堂的科學院院士,這幾乎是在《自然》發表文章的作者必然的待遇。
更可況這一篇“在病毒中發現朊病毒”的研究本身就屬於突破性的成果,屬於可以寫進教科書的重大基礎性發現。
值得一提的是,南昊的導師——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副教授許曉東,在採訪時仍然說,“這個課題大部分是南昊做的”“他理應是唯一的第一作者”“我只是做一些指導性工作”。
要知道,這個成果的最初起因是從許曉東副教授在讀博士的時候發現的端倪,並讓許教授為此研究十年。
而南昊只是在研究生期間幫助許教授研究了這個課題,並在2016年畢業後放棄讀博,一直以編外人員身份跟隨許教授並取得科研成果的人。
你不離不棄,我必肝膽相照,這是2019年即將步入職場的青年最勵志的故事了。
年薪20萬以上,地方隨便選,餘生幾乎必然是國內最高工資群體之一,算不算2018-2019年最大的職場錦鯉呢?
而我如果說,這只是一位導師送給他的碩士畢業生的禮物呢?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的2016屆研究生南昊,就是這樣一個錦鯉,他的導師將他作為一篇《自然》(通訊)雜誌的權威基礎學論文的第一作者,讓他的人生將變得如此不同。
這種成果的第一作者必然是全國各大高校爭搶的科研人員,熬到老很大機率會成為中國科研最高殿堂的科學院院士,這幾乎是在《自然》發表文章的作者必然的待遇。
更可況這一篇“在病毒中發現朊病毒”的研究本身就屬於突破性的成果,屬於可以寫進教科書的重大基礎性發現。
值得一提的是,南昊的導師——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副教授許曉東,在採訪時仍然說,“這個課題大部分是南昊做的”“他理應是唯一的第一作者”“我只是做一些指導性工作”。
要知道,這個成果的最初起因是從許曉東副教授在讀博士的時候發現的端倪,並讓許教授為此研究十年。
而南昊只是在研究生期間幫助許教授研究了這個課題,並在2016年畢業後放棄讀博,一直以編外人員身份跟隨許教授並取得科研成果的人。
你不離不棄,我必肝膽相照,這是2019年即將步入職場的青年最勵志的故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