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無敵的熊貓君

    不管小時候還是現在,年都在那裡,變了的不是年,而是我們,小時候期盼著過年,因為可以吃好吃的,可以放鞭炮,現在長大了,過了跟同伴放鞭炮的年紀,生活也越來越好,好吃的不用等到過年吃,隨時都可以吃。希望我們不管多大,都勿忘童心。新年快樂

  • 2 # 一生何求3056

    以前的年有盼頭,在物質匱乏的年代,能夠在新年有好吃的有新衣穿是一年的盼望,現在物質滿足了,沒有那麼多盼望了。

  • 3 # 紅帶柚

    因為現在的生活條件好了,平時和過年差不多,不像以前就等過年吃好穿好,現在的過年方式又很多種,大家也很難在起過年了,所以過年就越來越淡了。

  • 4 # 錢德鑄

    長成中老人的我,是農民的兒子,一輩子都幾乎生活在長江岸邊。我來談談印象中年味的演變情況。

    上世紀六十年代,印象最深的是三十的火,十五的燈,新衣,糖果,鞭炮,拜跑年(為了撈來好吃的,家家戶戶去拜年),到了後期,去現場會湊熱鬧看“鬥”人(批鬥地富反壞右)。

    七十年代,破四舊,立四新,小孩們過年追著電影看,樣板戲三十晚放映到初三,我們從這個大隊(那時村叫大隊)看到那個大隊,有時一個晚上跑十幾裡地,一部影片要看幾遍。後期抓革命,促生產。有一年初一的我去給伯叔們去拜年,小爹竟在門外暖暖的太陽下修理挑土用的箢箕,因為他是小隊生產隊長,那時興修水利、平整農田全用人工活。

    八十年代,三十的傍晚上完祖墳就圍在電視旁看春節聯歡晚會,初一到初九的就有玩龍燈、彩蓮船的,還有打快板、拍楠管的前前後後來挨家挨戶拜年,一點菸、一點錢打發了事。

    九十年代,拎上煙、帶上酒和一些美食去走親訪友,然後大人打牌,小孩嬉鬧,有幾兄弟姐妹的,輪流作東,一戶管一天飯,倒也熱鬧、休閒。

    2千年的頭十年,印象中就只留下了發紅包,收紅包。好在大家都有了自己的感受。

    2010年以來,我的印象就是準備好過年物資,等著孩子們回家來團團圓圓。現在到了所謂的大城市,連親戚也沒有走的了,天天象過年,印象就是春節中去玩海邊,遊公園,蹲“農莊”。

    年味是不是越來越淡,怎麼會變成這樣?我上面只羅列的現象,其答案自在各人心。

  • 5 # 雲客楚

    過去很多人都在自己家裡生活,自己家裡開鋪子,所以即使到了大年三十,街上也依然很熱鬧,許多人一起在新年團聚,大人們歡聲交談,孩子們都玩的開心,晚上大家一起放鞭炮 。那個時候通訊沒有現在發達,好多人不怎麼會玩手機,現在手機普遍,也因為空氣汙染不允許發鞭炮。許多人都在外地打工,回家都匆匆忙忙,街上自然冷清了。年味也漸漸淡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兩歲的寶寶好動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