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戰時期,美蘇兩大集團對抗,西方陣營將蘇聯作為頭號敵人,然而這其中卻有一個例外,那就是當時的聯邦德國。1955年聯邦德國總理阿登納率團訪問蘇聯,兩國建立外交關係,破天荒地打破了西方陣營對蘇聯的敵視態度,一時震驚整個世界。
不管是一戰還是二戰,俄羅斯(蘇聯)同英法等國都是同一戰壕對付德國,二戰後蘇聯不但同英法美三國分割槽佔領了德國,還直接造成了德國分裂為聯邦德國和民主德國。對於德國來說,蘇聯既是自身安全的重大威脅,也是德國曾試圖消滅的敵人,德國對蘇聯應該是充滿了憤恨才對。然而現實是德國卻試圖主動改善同蘇聯的關係,這又是怎麼回事呢?
第一、德國的統一需要得到蘇聯的支援。
二戰之後,隨著歐洲分裂為美蘇兩大陣營,德國也一分為二,分裂成聯邦德國和民主德國。作為歐洲國家,不希望德國統一和強大,因此對於德國的分裂基本都默認了。但是,出於美蘇冷戰對抗的需要,美國透過馬歇爾計劃扶持德國戰後經濟發展,但是對於軍事發展采取限制措施,這使德國難以透過自身的力量實現國家統一。
但是對於德國來說,聯邦德國只是原來德國的一部分,不管是聯邦德國還是民主德國,都是德意志民族。德國如果要統一,英法等國肯定不會同意,因為他們不希望德國再次強大,所以德國的國家統一不能寄希望於英法等這些歐洲國家。
而聯邦德國自身的實力同蘇聯相比,兩者根本不是一個數量級別的,並且自身軍事力量的發展也大大受限,不能再次透過軍事力量的擴張實現國家統一。而蘇聯是社會主義陣營的老大哥,東歐深受其影響,並且在民主德國有駐軍,因此德國能否統一,蘇聯的態度至關重要。所以,德國為了自己的民族統一大業,不得不主動改善同蘇聯的關係,以此來獲得蘇聯對德國統一的支援。
第二、德國處於兩大陣營對抗的前線,對於二戰後核戰爭的恐懼。
德國所處的地理位置,正是北約阻止蘇聯勢力西進的關鍵所在,而一旦聯邦德國被蘇聯拿下,那麼整個歐洲都有可能淪陷。因此戰後德國成為兩大陣營對抗的前線,美國在聯邦德國駐軍,蘇聯在民主德國駐軍,兩大集團展開了多輪較量。而美國在日本投放原子彈之後,世界開始對核戰爭變得很恐懼,而美蘇兩大陣營為了在軍備競爭中取得優勢,都擁有相當數量的核彈。如果兩大集團對抗激烈,一旦發生軍事衝突,甚至核戰爭,那麼德國作為兩大陣營在歐洲對抗的前線,必然會遭受毀滅性打擊。從出於緩和美蘇兩大陣營對抗的目的,以免兩大陣營激烈衝突引發戰火殃及自身,德國擔當了西方同蘇聯建交的先頭兵,透過以和平方式和談判方式解決彼此之間的矛盾和衝突。
第三、雙方基於經濟互惠利益的合作。
戰後德國經濟迅速復甦,重新坐上歐洲頭把交椅,經濟的發展使德國對於各項資源的需求日益增長,尤其是能源需求。而蘇聯擁有豐富的資源,德國進口蘇聯的石油和天然氣,不但有助於緩解兩國的關係,同時可以建立自己的能源安全保障體系,為自身經濟的發展提供能源支撐。而蘇聯透過向德國出口石油和天然氣,獲得了歐洲的重要市場,也將自己的資源優勢轉變成了經濟利益,蘇德兩國可謂都是受益者。
綜上,戰後由於德國所處的複雜的地緣環境,在美蘇兩大陣營的夾縫中生存,德國為了自身的國家統一大業和國家安全,不得不向蘇聯低頭,主動尋求改善同蘇聯的關係。當然,德國同蘇聯改善關係也有經濟利益層面的考慮,這也為後來德國和俄羅斯的能源合作打下基礎,從而使德國同俄羅斯的關係比其他歐洲國家要密切的多。
冷戰時期,美蘇兩大集團對抗,西方陣營將蘇聯作為頭號敵人,然而這其中卻有一個例外,那就是當時的聯邦德國。1955年聯邦德國總理阿登納率團訪問蘇聯,兩國建立外交關係,破天荒地打破了西方陣營對蘇聯的敵視態度,一時震驚整個世界。
不管是一戰還是二戰,俄羅斯(蘇聯)同英法等國都是同一戰壕對付德國,二戰後蘇聯不但同英法美三國分割槽佔領了德國,還直接造成了德國分裂為聯邦德國和民主德國。對於德國來說,蘇聯既是自身安全的重大威脅,也是德國曾試圖消滅的敵人,德國對蘇聯應該是充滿了憤恨才對。然而現實是德國卻試圖主動改善同蘇聯的關係,這又是怎麼回事呢?
第一、德國的統一需要得到蘇聯的支援。
二戰之後,隨著歐洲分裂為美蘇兩大陣營,德國也一分為二,分裂成聯邦德國和民主德國。作為歐洲國家,不希望德國統一和強大,因此對於德國的分裂基本都默認了。但是,出於美蘇冷戰對抗的需要,美國透過馬歇爾計劃扶持德國戰後經濟發展,但是對於軍事發展采取限制措施,這使德國難以透過自身的力量實現國家統一。
但是對於德國來說,聯邦德國只是原來德國的一部分,不管是聯邦德國還是民主德國,都是德意志民族。德國如果要統一,英法等國肯定不會同意,因為他們不希望德國再次強大,所以德國的國家統一不能寄希望於英法等這些歐洲國家。
而聯邦德國自身的實力同蘇聯相比,兩者根本不是一個數量級別的,並且自身軍事力量的發展也大大受限,不能再次透過軍事力量的擴張實現國家統一。而蘇聯是社會主義陣營的老大哥,東歐深受其影響,並且在民主德國有駐軍,因此德國能否統一,蘇聯的態度至關重要。所以,德國為了自己的民族統一大業,不得不主動改善同蘇聯的關係,以此來獲得蘇聯對德國統一的支援。
第二、德國處於兩大陣營對抗的前線,對於二戰後核戰爭的恐懼。
德國所處的地理位置,正是北約阻止蘇聯勢力西進的關鍵所在,而一旦聯邦德國被蘇聯拿下,那麼整個歐洲都有可能淪陷。因此戰後德國成為兩大陣營對抗的前線,美國在聯邦德國駐軍,蘇聯在民主德國駐軍,兩大集團展開了多輪較量。而美國在日本投放原子彈之後,世界開始對核戰爭變得很恐懼,而美蘇兩大陣營為了在軍備競爭中取得優勢,都擁有相當數量的核彈。如果兩大集團對抗激烈,一旦發生軍事衝突,甚至核戰爭,那麼德國作為兩大陣營在歐洲對抗的前線,必然會遭受毀滅性打擊。從出於緩和美蘇兩大陣營對抗的目的,以免兩大陣營激烈衝突引發戰火殃及自身,德國擔當了西方同蘇聯建交的先頭兵,透過以和平方式和談判方式解決彼此之間的矛盾和衝突。
第三、雙方基於經濟互惠利益的合作。
戰後德國經濟迅速復甦,重新坐上歐洲頭把交椅,經濟的發展使德國對於各項資源的需求日益增長,尤其是能源需求。而蘇聯擁有豐富的資源,德國進口蘇聯的石油和天然氣,不但有助於緩解兩國的關係,同時可以建立自己的能源安全保障體系,為自身經濟的發展提供能源支撐。而蘇聯透過向德國出口石油和天然氣,獲得了歐洲的重要市場,也將自己的資源優勢轉變成了經濟利益,蘇德兩國可謂都是受益者。
綜上,戰後由於德國所處的複雜的地緣環境,在美蘇兩大陣營的夾縫中生存,德國為了自身的國家統一大業和國家安全,不得不向蘇聯低頭,主動尋求改善同蘇聯的關係。當然,德國同蘇聯改善關係也有經濟利益層面的考慮,這也為後來德國和俄羅斯的能源合作打下基礎,從而使德國同俄羅斯的關係比其他歐洲國家要密切的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