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我的師兄是蓋聶
-
2 # 西嶽頑石
春秋一詞來源於魯國的官方正史,魯國的史官將本國曆史按照年季月的排列順序進行記載編撰,一年分為春夏秋冬四個季節,魯國的大事記基本發生在春天和秋天,故而春秋也是歷史的統稱。後來孔子將歷代魯國史官的記載加以整理編訂,從魯隱公記述到魯哀公,歷十二代君主,共計二百四十四年。春秋不是孔子個人命名的,而是魯國曆代史官集體勞動的智慧結晶。
不只魯國,東周前半期各國的大事記基本都發生在春天和秋天,為什麼呢?這個很好理解,因為春主生髮,秋主殺伐,所謂春生秋伐。春天各國都忙於種植糧食,待到秋天豐收季節,兵精糧足,戰事就開始了。夏天太熱,冬天太冷,既不能種植,又不利於戰事,各國都乖乖的在家貓著,等待時機。所以,東周前半期的大事記基本發生在春秋兩季,後人以此也將這段歷史時期統稱為春秋。
-
3 # 石大哥14
歷史是什麼?它呈現今人的是歷朝歷代的人物,讓後人讀懂它的重要性。在錯綜複雜的局勢下撥開迷霧,抓住機遇成就大業,無不與他們把讀史、學史看成人生的必需與樂趣。以史為鑑,學以致用、密切相關。
泱泱華夏,從古到今,有著無數記載和故事。提起春秋戰國那段時間,就會使人想到以下的歷史。周幽王繼承王位後,像周厲王一樣,也是一個昏庸殘暴的國君,甚至有過之而無不及。在這期間,戒人勢力逐漸了強盛起來。周幽王留下的”烽火戲諸侯”,可讓後人警醒。僅為搏得美人一笑,而導至後來把江山和性命都丟掉了。
在這種環境下,前771年幽王十一年,申侯與繒、西夷犬戎攻周幽王,殺之於驪山下,西周亡。申侯、魯侯及許文公立平王於申,虢公翰又立王子餘臣於攜,週二王並立。前770年王元年,諸侯爭霸的春秋開始,周平王自鎬京東遷洛邑,自是年起史稱東周。前722年平王四十九年,傳魯國編年史《春秋》記事開始。在魯國政治風雲多變的多事之秋,有位聖人:孔子,脫穎而出。可是中年的孔子在政界也多不如意。55歲時離開魯國,周遊列國,歷時14個春秋。68歲時,又回到了魯國。此後,他把所有的精力都花費在冊定文獻上,整理修訂了《易》、《禮》、《樂》、《尚書》、《詩經》,又冊修了一部《春秋》。《春秋》是中國最早的一部編年史書,記錄了公元前722年至公元481年的大事。
前479年敬王四十一年,孔子卒。魯《春秋》記事結束。前479年敬王四十四年冬,周敬王卒。子仁立,是為元王。春秋時期結束。前475年元王元年,戰國時期開始。各路諸侯經過250多年的紛爭,終於結束了長期的諸侯割據的局面,建立了一個統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國家:秦王朝。
但是後人,把秦朝以前的那段時代,多統稱為春秋戰國時代。
回覆列表
西周末年,平王東遷,史稱東周。
而東周有分成兩個時期。前者為‘春秋’,後者為‘戰國’。
春秋是以孔子的著作《春秋》來命名的。而戰國則是以《戰國策》來命名的。
所以‘春秋’就是從平王東遷到孔子死後。
而學者們為了方便就把這段時期叫做‘春秋時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