哀毀骨立——形容遭父母之喪,因非常悲痛而消瘦變樣。 安土重遷——在一個地方住慣了,不肯輕易遷移。 把前(疐)躓後——比喻進退兩難。疐,跌倒,也作躓。 白雲蒼狗——比喻世事變幻無常。 暴虎馮河——比喻有勇無謀,冒險盲幹。暴虎,空手打虎;馮河,徒步渡河。 悖入悖出——用不正當的手段得來的財物,也會被別人用不正當的手段拿走;胡亂弄來的錢又胡亂花掉。 從井救人——跳到井裡去救人。原來比喻徒然危害自己而對別人並沒有好處的行為,現多用來比喻冒極大的危險去拯救別人。 重足而立——後腳緊挨著前腳,不敢邁步。形容非常恐懼。 崇論閎議——指高出一般人的議論或見解。“閎”也寫作“宏”。 大吹法螺——佛家把講經說法叫吹法螺。現比喻說大話。 大醇小疵——大體上完美,只是個別小地方有些毛病。 洞燭其奸——形容看透對方的陰謀詭計。 發聾振聵——發出很大的響聲,使耳聾的人也能聽見。比喻用語言文字喚醒糊塗的人。 浮家泛宅(泛家浮宅)——形容長時期在水上生活,漂泊不定。 感慨系之——感慨的心情聯絡著某件事,指對某件事有所感觸而不禁慨嘆。 規行矩步——①比喻舉動合乎規矩,毫不苟且。②比喻墨守成規,不知變通。 好整以暇——形容雖在百忙之中,仍然從容不迫。 閎中肆外——形容文章內容豐富,文筆豪放。 積不相能——<書>素來不和睦。 積非成是——長期沿襲下來的謬誤,會被認為是正確的。 空谷足音——在空寂的山谷裡聽到人的腳步聲。比喻難得的音信、言論或事物。 揆情度理——按照一般情理推測揣度。 略識之無——指識字不多(“之”和“無”是古代漢語常用的字)。 淪肌浹髓——浸透肌肉,深入骨髓。比喻感受或受影響深。 買櫝還珠——比喻沒有眼光,取捨不當。語出《韓非子·外儲說左上》。 滅此朝食——消滅了敵人以後再吃早飯(“此”指敵人),形容痛恨敵人,希望立刻加以消滅。語出《左傳》。 名山事業——著書立說。 明效大驗——很顯著的效驗。 目不見睫——眼睛看不見自己的睫毛,比喻沒有自知之明。 目不交睫——形容夜間不睡覺或睡不著覺。 目無餘子——眼睛裡沒有旁人,形容驕傲自大。 泥足巨人——比喻實際非常虛弱的龐然大物。 擬於不倫——拿不能相比的人或事物來比方。 蓬戶甕牖——用蓬草編成的門,破甕做的窗戶。形容貧苦人家的簡陋房屋。 蓬門篳戶——用草、樹枝等做成的門戶。形容貧苦人家所居住的簡陋的房屋。 皮裡陽秋——指藏在心裡不說出來的評論。“陽秋”即“春秋”,因避諱晉簡文帝(司馬昱)母鄭後阿春,改為“陽”。這裡用來代指“批評”。因為相傳孔子修《春秋》,意含褒貶。 齊東野語——比喻道聽途說、不足為憑的話。出自《孟子·萬章上》。 起死人,肉白骨——使死人復活,使白骨長肉。比喻給人以極大的恩德。
哀毀骨立——形容遭父母之喪,因非常悲痛而消瘦變樣。 安土重遷——在一個地方住慣了,不肯輕易遷移。 把前(疐)躓後——比喻進退兩難。疐,跌倒,也作躓。 白雲蒼狗——比喻世事變幻無常。 暴虎馮河——比喻有勇無謀,冒險盲幹。暴虎,空手打虎;馮河,徒步渡河。 悖入悖出——用不正當的手段得來的財物,也會被別人用不正當的手段拿走;胡亂弄來的錢又胡亂花掉。 從井救人——跳到井裡去救人。原來比喻徒然危害自己而對別人並沒有好處的行為,現多用來比喻冒極大的危險去拯救別人。 重足而立——後腳緊挨著前腳,不敢邁步。形容非常恐懼。 崇論閎議——指高出一般人的議論或見解。“閎”也寫作“宏”。 大吹法螺——佛家把講經說法叫吹法螺。現比喻說大話。 大醇小疵——大體上完美,只是個別小地方有些毛病。 洞燭其奸——形容看透對方的陰謀詭計。 發聾振聵——發出很大的響聲,使耳聾的人也能聽見。比喻用語言文字喚醒糊塗的人。 浮家泛宅(泛家浮宅)——形容長時期在水上生活,漂泊不定。 感慨系之——感慨的心情聯絡著某件事,指對某件事有所感觸而不禁慨嘆。 規行矩步——①比喻舉動合乎規矩,毫不苟且。②比喻墨守成規,不知變通。 好整以暇——形容雖在百忙之中,仍然從容不迫。 閎中肆外——形容文章內容豐富,文筆豪放。 積不相能——<書>素來不和睦。 積非成是——長期沿襲下來的謬誤,會被認為是正確的。 空谷足音——在空寂的山谷裡聽到人的腳步聲。比喻難得的音信、言論或事物。 揆情度理——按照一般情理推測揣度。 略識之無——指識字不多(“之”和“無”是古代漢語常用的字)。 淪肌浹髓——浸透肌肉,深入骨髓。比喻感受或受影響深。 買櫝還珠——比喻沒有眼光,取捨不當。語出《韓非子·外儲說左上》。 滅此朝食——消滅了敵人以後再吃早飯(“此”指敵人),形容痛恨敵人,希望立刻加以消滅。語出《左傳》。 名山事業——著書立說。 明效大驗——很顯著的效驗。 目不見睫——眼睛看不見自己的睫毛,比喻沒有自知之明。 目不交睫——形容夜間不睡覺或睡不著覺。 目無餘子——眼睛裡沒有旁人,形容驕傲自大。 泥足巨人——比喻實際非常虛弱的龐然大物。 擬於不倫——拿不能相比的人或事物來比方。 蓬戶甕牖——用蓬草編成的門,破甕做的窗戶。形容貧苦人家的簡陋房屋。 蓬門篳戶——用草、樹枝等做成的門戶。形容貧苦人家所居住的簡陋的房屋。 皮裡陽秋——指藏在心裡不說出來的評論。“陽秋”即“春秋”,因避諱晉簡文帝(司馬昱)母鄭後阿春,改為“陽”。這裡用來代指“批評”。因為相傳孔子修《春秋》,意含褒貶。 齊東野語——比喻道聽途說、不足為憑的話。出自《孟子·萬章上》。 起死人,肉白骨——使死人復活,使白骨長肉。比喻給人以極大的恩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