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把盞常聊
-
2 # 神龍平天146
謝邀!我們一起來思考 : 、劉秀的一生是很精彩,但是他當時對漢代中國的影響力和貢獻遠不及他的祖輩劉徹,更不及他高祖劉幫傳奇,且劉秀皇帝一生中國上下五千年的皇帝群中相對低調,也自知自己不如祖輩的功業,如果錯誤的好大喜功令文臣杜撰自己豈不是給後生留下笑柄嗎?再說劉秀走南陽時迷路山塗遇烏雅引路而自己突然覺得是神靈附於烏雅體,自知知明倍增,所以他除了低調還是低調的皇帝!
-
3 # 劉庸69493607
一個崇尚暴力的民族是不會敬仰象劉秀這樣,不殺功臣不侵擾四方,萬折騰小民,於民生息,不屠毒生民的不威武不霸氣的平民皇帝的。
-
4 # 王老師17033
再有當代人喜歡熱鬧的宮廷劇,看票房價值,迎合大眾心理。
必然比較嚴肅的歷史題材,就很少有編創人士問津。
記得小時候,大陸上映了一部香港拍的電影《三笑》,裡面的歌曲瞬間迷倒的大批的觀眾。於是,沒多少天,半導體(那會電視還不普及)就開始廣播了,大意就是那些個歌曲都是根據中國的老民歌改編的,根兒還在大陸。於是,《天涯歌女》啦、《茉莉花》啦等被封存了多年的歌曲才跟著恢復起來。鄧麗君的歌是隨著“板磚”錄音機的出現才進入了大陸,儘管當時被當做“靡靡之音”,但還是一面批一面效仿,於是,《鄉戀》、《小螺號》等也跟著推了出來。電影《少林寺》上映前咱這有古裝武打片嗎?之後很快就有《武當》等等之類的一堆古裝武打片出來了……
說這些啥意思?就是說明一點,太缺少獨立創作人才、獨立創作能力或其它什麼原因。故只會跟人學、效仿,再一個就是跟風、湊熱鬧!
影視作品這樣,文學作品又何嘗不是如此。當年明月的《明朝那些事兒》一出來,什麼《宋朝那些人》啦等一堆“仿製品”就很快冒出來了,不僅名字差不多,連寫作筆法也都是模仿。這裡面除了跟人學、效仿和跟風之外,又加了兩字:投機!
辮子戲的流行,主要是有了“二月河”,結果又由此而出來一堆跟風的,才使得辮子戲沒完沒了的佔據了大半個電視臺。假如金庸老先生去世前寫了部以劉秀為題材的作品,那麼不僅劉秀會“紅”,影視圈不颳起一股子“大漢風”才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