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東方國學

    “鳳鳥不至,河不出圖,吾已矣夫”是孔子在晚年的哀嘆,出自《論語•子罕》,其中鳳鳥之所以惹孔子傷心,是因為其自身的寓意。

    據甲骨文文獻資料記載,鳳鳥是中華民族地位僅次於龍的圖騰,是存在於商周時期的奇鳥,秦漢以後被神化為靈異之鳥,它作為祥瑞的象徵,只有在聖王當道的太平盛世才會現身。

    比如《尚書·益稷》曾記載舜帝南巡時,曾在韶山命人演奏音樂,引來鳳鳥翩翩起舞,即“簫韶九成,鳳凰來儀”。也在周文王時出現過,舜時來儀,文王時鳴於岐山”。

    此外,周朝將取代商朝之際,人們亦在周文王所在的岐山聽到了鳳鳥的鳴叫,正如《國語•國語上》中提到:“周之興也、鸑鷟(yuezhuo)鳴於岐山”,其中鸑鷟就指鳳凰的幼鳥。

    綜上,孔子所在的時代,鳳鳥是聖明君王出現的徵兆,孔子在晚年仍然沒有看到它出現,意味著在其有生之年看不到太平盛世的到來了,所以為之哀嘆。

    而在孔子之後,人們為鳳鳥的體貌賦予了儒學寓意。漢代主張“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董仲舒在孟子的五倫基礎上,進一步發揮提出仁、義、禮、智、信之五常,作為處理人倫秩序的基本法則。而人們卻把這儒家五常思想附會在鳳鳥的身體上。

    比如《山海經•南次三經》是這樣描述鳳鳥的“首文曰德,翼文曰禮,背文曰義,膺文曰仁,腹文曰信”,是說鳳鳥的頭部有“德”字狀花紋,翅膀有“禮”,背部有“義”,胸部呈“仁”,腹部現“信”,

    再如《抱朴子》在此基礎上,從五色、五行、五常之間關係的角度,闡釋了鳳鳥為何是集五常於一身的圖騰崇拜。

    《抱朴子》提到:鳳鳥頭部是青色,而青色代表木之色,而木主於仁,所以鳳鳥頭戴仁德;頸部是白色,是金之色,而金主於義;嘴是赤色,是火的顏色,而火主於禮,所以嘴銜禮;胸背部是黑色,是水之色,而水主於智,所謂“智者樂水”;腳是黃色,是土之色,土主於信。

    若從這些儒學寓意再去理解鳳鳥,則它不再是可望而不可及的神鳥,而就在日常人倫之中。

  • 2 # 趙日金141

    鳳,吉祥鳥。韻與鵬同。鵬通假朋。朋又作貝解,錢幣。

    有朋自遠方來,不亦說乎?朋解作朋友,古代交通不發達,孔子怎麼交的遠方朋友,這個朋友來看孔子呢?朋解作錢,也不通,孔子不是見錢眼開的人。

    故,有朋之遠方來,不亦說乎?應為,鵬或鳳從遠方飛來,不是令人高興的事兒嗎?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季後賽首輪76人和猛龍雙雙被爆冷,請問這是出於什麼原因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