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和(1371-1433),明朝太監 ,原姓馬,名和,小名三寶, 又作三保,雲南昆陽(今晉寧昆陽街道)寶山鄉知代村人。中國明朝Nautilus、外交家。鄭和於明洪武四年(1371年)出生,是馬哈只第二子,鄭和有姐妹四人 。洪武十三年(1381年)冬明朝軍隊進攻雲南,鄭和11歲時因為戰爭被擄入軍中,又被選入內侍,出入宮廷皇室。“巧的是,他做侍童的地方正好是朱棣的燕王府,他比朱棣小10歲,因此二人間共同話題不少,長大後又作為朱棣的貼身近衛,帶刀侍衛,隨後轉戰沙場,屢建戰功。”永樂二年(1404年),鄭和立下赫赫戰功。明成祖朱棣在南京御書“鄭”字賜馬和鄭姓,以紀念戰功,史稱“鄭和”。並升任為內官監太監,官至四品,地位僅次於司禮監。鄭和有智略,知兵習戰,明成祖對鄭和十分信賴。 36歲時,鄭和被任命為“通番正使”“總兵官”,統帥龐大的艦隊七下西洋,而南京作為鄭和下西洋的策源地、造船地、啟航地、後勤補給基地、歸屬地、朝貢地、海外奇珍展覽地、下西洋檔案儲存中心、《鄭和航海圖》繪製地及鄭和府宅所在地,留下了大量的鄭和文化遺址遺蹟。“從路線上看,鄭和的祖先所非爾一行經過大漠,從西向東歷盡艱辛,而鄭和又在300多年後從東向西揚帆起航,合在一起,正好為‘一帶一路’畫上一個完美的圓圈。” 1405到1433年,鄭和七下西洋,完成了人類歷史上偉大的壯舉,宣德八年(1433年)四月,鄭和在印度西海岸古裡國去世,賜葬南京牛首山。
鄭和(1371-1433),明朝太監 ,原姓馬,名和,小名三寶, 又作三保,雲南昆陽(今晉寧昆陽街道)寶山鄉知代村人。中國明朝Nautilus、外交家。鄭和於明洪武四年(1371年)出生,是馬哈只第二子,鄭和有姐妹四人 。洪武十三年(1381年)冬明朝軍隊進攻雲南,鄭和11歲時因為戰爭被擄入軍中,又被選入內侍,出入宮廷皇室。“巧的是,他做侍童的地方正好是朱棣的燕王府,他比朱棣小10歲,因此二人間共同話題不少,長大後又作為朱棣的貼身近衛,帶刀侍衛,隨後轉戰沙場,屢建戰功。”永樂二年(1404年),鄭和立下赫赫戰功。明成祖朱棣在南京御書“鄭”字賜馬和鄭姓,以紀念戰功,史稱“鄭和”。並升任為內官監太監,官至四品,地位僅次於司禮監。鄭和有智略,知兵習戰,明成祖對鄭和十分信賴。 36歲時,鄭和被任命為“通番正使”“總兵官”,統帥龐大的艦隊七下西洋,而南京作為鄭和下西洋的策源地、造船地、啟航地、後勤補給基地、歸屬地、朝貢地、海外奇珍展覽地、下西洋檔案儲存中心、《鄭和航海圖》繪製地及鄭和府宅所在地,留下了大量的鄭和文化遺址遺蹟。“從路線上看,鄭和的祖先所非爾一行經過大漠,從西向東歷盡艱辛,而鄭和又在300多年後從東向西揚帆起航,合在一起,正好為‘一帶一路’畫上一個完美的圓圈。” 1405到1433年,鄭和七下西洋,完成了人類歷史上偉大的壯舉,宣德八年(1433年)四月,鄭和在印度西海岸古裡國去世,賜葬南京牛首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