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尼沒有中端鏡頭』,這句話如果放在當年還是以a 口單反/單電作為主打的索尼應該還能說得過去,但如果是說如今以E 卡口作為主導的無反來說,這本身就是一個偽命題。
鏡頭的入門、中端、高階,目前其實並沒有一個明確的定義。
但大家一般都約定俗成地認為高階鏡頭就是“大三元”的F2.8 恆定光圈變焦、常規焦段各種F1.4 定焦以及各種特殊焦段的鏡頭。而入門鏡頭更多的是覆蓋各種焦段、價格便宜、素質一般的鏡頭。而中端鏡頭個人認為就是“小三元”的F4 恆定光圈變焦、常規焦段各種F1.8 的定焦鏡頭。
如果按照這樣的約定俗成來說,索尼在a 卡口為主導的時期,確實是沒有任何“小三元”的F4 恆定光圈變焦,而且F1.8 定焦也只有35mm F1.8 和50mm F1.8 兩支APS-C 專用的定焦頭。
相反,索尼E 卡口無反走的是另外一條路線。由於在初代a7 系列全畫幅無反出來的時候,保持的還是“微單”的路線,為了控制體積,大部分鏡頭都為了體積而妥協了光圈。
所以E 卡口全畫幅最先出來的鏡頭,除了入門鏡頭之外,基本上都是F4 的恆定變焦、F1.8 /F2 /F2.8 的小定焦,這些都是萬元以下E 卡口全畫幅的中端鏡頭無異。按照目前索尼對鏡頭的級別定位來看,GM 系列才是定位於高階級別的鏡頭,至於蔡司、G 鏡這類的都是比GM 低一個等級的中端/中高階鏡頭。
也就是說,蔡司“小藍標”如今早已不需要動輒上萬了。
『索尼沒有中端鏡頭』,這句話如果放在當年還是以a 口單反/單電作為主打的索尼應該還能說得過去,但如果是說如今以E 卡口作為主導的無反來說,這本身就是一個偽命題。
鏡頭的入門、中端、高階,目前其實並沒有一個明確的定義。
但大家一般都約定俗成地認為高階鏡頭就是“大三元”的F2.8 恆定光圈變焦、常規焦段各種F1.4 定焦以及各種特殊焦段的鏡頭。而入門鏡頭更多的是覆蓋各種焦段、價格便宜、素質一般的鏡頭。而中端鏡頭個人認為就是“小三元”的F4 恆定光圈變焦、常規焦段各種F1.8 的定焦鏡頭。
如果按照這樣的約定俗成來說,索尼在a 卡口為主導的時期,確實是沒有任何“小三元”的F4 恆定光圈變焦,而且F1.8 定焦也只有35mm F1.8 和50mm F1.8 兩支APS-C 專用的定焦頭。
相反,索尼E 卡口無反走的是另外一條路線。由於在初代a7 系列全畫幅無反出來的時候,保持的還是“微單”的路線,為了控制體積,大部分鏡頭都為了體積而妥協了光圈。
所以E 卡口全畫幅最先出來的鏡頭,除了入門鏡頭之外,基本上都是F4 的恆定變焦、F1.8 /F2 /F2.8 的小定焦,這些都是萬元以下E 卡口全畫幅的中端鏡頭無異。按照目前索尼對鏡頭的級別定位來看,GM 系列才是定位於高階級別的鏡頭,至於蔡司、G 鏡這類的都是比GM 低一個等級的中端/中高階鏡頭。
也就是說,蔡司“小藍標”如今早已不需要動輒上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