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十點君

    前兩天剛好寫了一篇跟偏見有關的文章,也是看了電影《哪吒之魔童降世》後認真思考過的問題。

    從電影的角度,我從三個角度分析一下偏見存在的一般模式,分別是:

    第一,普羅大眾的固有思維模式,主要表現為大多數人對另一部分大眾的固有認知,比如說現在流行的骨感美,是基於“以胖為醜”的思維認知,而覺得胖是醜的就是一種徹頭徹尾的偏見。

    第二,具有一定社會地位的人對於某一部分人的固化映像,在電影中,申公豹和太乙真人都是元始天尊的弟子,申公豹勤奮,努力,一絲不苟,卻仍得不到師傅的重任,因為他是豹子修煉成精,“出身妖族”。想想現實生活中,這樣的事也有很多。

    第三,權威機構出於某種考慮,對於某種族群的控制,電影中的敖丙以清冷美少年的形象俘獲了一批粉絲,然而他背後的龍族卻是偏見的產物。為了表明忠誠,身為妖獸的龍族憑藉自己的實力平定了海底,抓獲無數妖獸,然而天庭卻忌憚於龍族,或者說對龍族的出身有偏見,命其沉入海底,鎮壓妖獸,外界盛傳的龍宮,不過是海底煉獄。

    為什麼會有偏見呢?

    這個問題很簡單,要深究卻也很複雜。

    人都是自私的。對外界的所有看法都站在自己的立場,只要一遇到會損害自身的事就會開啟自我保護模式,於是,第一反應就是用批判的眼光去看待。

    人其實很懶。很多時候,產生偏見的原因是因為別人都這樣覺得,而自己又懶得去了解真相,表明觀點很容易,瞭解真相難多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腳背內側長了疣該怎麼辦?